编辑: 过于眷恋 2019-06-30

注2:计算见图 D.1 中 第二边界 . 3.5 原动机能源利用率 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中原动机发出的电量、输出的标准余热量之和与消耗的气体或液体燃料 输入热量的百分比.

4 注1:该利用率是未考虑能量品质原动机实际产生的一次能源利用率;

注2:计算见图 D.2 中 第一边界 . 3.6 系统能源综合利用效率 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项目实际输出电量、冷(热)量当量之和与消耗的气体或液体燃料输入 热量的当量百分比. 注1: 该利用效率是考虑了各种能量品质后, 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实际发生的能源综合利用效 率;

注2:计算见图 D.2 中 第二边界 ;

注3:对于非常规发电的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计算见图 D.3 中 第二边界 . 3.7 节能率 供应相同的电量、热(冷)量,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与常规供能方式相比减少消耗能量的百 分比. 注:改写 GB/T 36160.1-2018,术语和定义 3.18. 3.8 余热 原动机冷却水热量及排烟热量. 3.9 标准余热量 原动机中冷却水高于 75℃的热量和烟气出口高于 120℃的热量. 3.10 余热利用率 发电余热中用于供热和制冷的热量与可利用热量的百分比. 3.11 EPC 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 公司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实行全过程或 若干阶段的承包. 3.12 BOT Build-Operate-Transfe 建设-经营-转让,是私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方式. 3.13 EMC Energy Management Contract 合同能源管理,是以节省下来的能耗费用支付节能改造成本和运行管理成本的投资方式. 3.14 终端一体化集成供能系统 将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与需求侧能源系统有机结合,统筹优化系统配置,冷、热、电等负荷 可就地平衡调节,满足综合能源利用效率最大化、供能经济合理且具有市场竞争力等主要指标的供 能系统. 3.15 热电比 发电机组供热量与供电量的当量热量之比.

5 注:计算边界为图 D.2~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流程图中 第一边界 . 3.16 节能监测 依据国家有关节约能源的法规(或行业、地方规定)和能源标准,对用能单位的能源利用状况 进行的监督、检查、测试和评价. 3.17 能源管理体系 用于建立能源方针、能源目标、过程和程序以实现能源绩效目标的一系列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 的要素的集合. 3.18 能源效率 输出的能源、产品、服务或绩效,与输入的能源之比或其他数量关系.如:转换效率,能源需求 /能源实际使用,输出/输入,理论运行的能源量/实际运行的能源量. 注:输入和输出都需要在数量和质量上进行详细说明,并且可以测量. 3.19 能源使用 使用能源的方式和种类.如通风、照明、加热、制冷、运输、加工、生产线等. 3.20 能源消耗 使用能源的量. 3.21 能源绩效 与能源效率、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有关的、可测量的结果. 注1:在能源管理体系中,可根据组织的能源方针、能源目标、能源指标以及其他能源绩效要求取得可测量的结 果;

注2:能源绩效是能源管理体系绩效的一部分. 3.22 能源绩效参数 由组织确定,可量化能源绩效的数值或量度. 注:能源绩效参数可由简单的量值、比率或更为复杂的模型表示. 3.23 能源基准 用作比较能源绩效的定量参考依据. 注1:能源基准反映的是特定时间段的能源利用状况. 注2:能源基准可采用影响能源使用、能源消耗的变量来规范,例如:生产水平、度日数(户外温度)等. 注3:能源基准也可作为能源绩效改进方案实施前后的参照来计算节能量. 3.24 组织 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公司、集团公司、商行、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社团或其结合体, 或上述单位中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一部分,无论其是否具有法人资格,公营或私营. 注:组织可以由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组成.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