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匕趟臃39 2019-05-19
中公学员 应试指南 第1页共13 页2019 年河北石家庄市直事业单位招聘预测报 《卫生基础理论》 关键词已标注;

难度已划分(易中难)

第一节 医学基础知识 考点 1・动作电位 1.

概念和特点 (1)细胞在静息电位基础上接受有效刺激后产生的一个迅速的可向远处传播的膜电位 波动. (2)受到兴奋后依次形成动作电位的去极相、复极相、后去极化电位(负后电位)、 后超极化电位(正后电位).去极相和复极相共同组成锋电位,是动作电位的标志. (3)特点 ①有 全或无 现象:若刺激未达到一定强度,动作电位就不会产生(无);

当刺激达到 一定强度时,所产生的动作电位,其幅度便达到该细胞动作电位的最大值,不会随刺激强度 的继续增强而增大(全). ②不衰减传播:幅度和波形在传播的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变. ③脉冲式发放:连续多个动作电位之间有一定间隔,呈现一个个分离的脉冲式发放. 2.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 锋电位的上升支 细胞受刺激时,膜对 Na + 通透性突然增大(达到阈电位时),故上 升支是 Na+ 快速内流造成的 锋电位的下降支 由于 Na + 通道激活后迅速失活,同时膜结构中电压门控性 K + 通道 开放,故下降支是 K + 外流所致 后电位 负后电位 复极时迅速外流的 K + 蓄积在膜外侧附近, 暂时阻碍了 K + 外流所致 正后电位 钠泵作用 【模拟题】 1. 下列关于动作电位的描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A.刺激强度低于阈值时,出现低幅度的动作电位 B.刺激强度达到阈值后,再增加刺激强度能使动作电位幅度增大 C.动作电位的扩布方式是电紧张性的 D.在不同的可兴奋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度和持续时间是不同的 【答案】D.解析:动作电位是由阈上刺激引起,阈下刺激并不产生动作电位,而是产 生局部电位. 动作电位的 全或无 现象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动作幅度: 细胞接受有效刺激后, 一旦产生动作电位,其幅值就达最大,增加刺激强度,动作电位的幅值不再增大.也就是说 中公学员 应试指南 第2页共13 页 动作电位可因刺激过弱而不产生(无),而一旦产生幅值就达到最大(全).②传导不衰减: 动作电位在细胞膜的某处产生后,可沿细胞膜传导,无论传导距离多远,其幅度和形状均不 改变.动作电位是脉冲式传导,并非电紧张性传播,电紧张性传播是局部电位的特点.不同 的可兴奋细胞,其动作电位的幅度和持续时间是不同的. 考点 2・心脏的泵血功能 1.心动周期: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 2.心率和心动周期的长度成反变关系. 3.心房和心室的收缩期都短于其舒张期.心率加快时,心动周期缩短,收缩和舒张期都 相应缩短,但舒张期缩短的程度更大,这对心脏的持久活动是不利的. 4.心动周期中一些重点总结 (1)等容收缩期--左室压力上升最快时期;

(2)快速射血期--快速射血期末是左室压、主动脉压最高的时期;

(3)等容舒张期--心室内压力急剧下降;

(4)快速充盈期--抽吸作用,进入心室的血液量约为心室总充盈量的 2/3;

(5)心房收缩期--心房收缩末期左室容积最大;

(6)心室充盈主要靠心室舒张所致的低压抽吸作用,房缩射血仅占 25%的血量. 5.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心输出量等于搏出量和心率的乘积, 搏出量取决于心室的前负荷、 后负荷和心肌收缩能 力等.心输出量的影响因素为:前负荷、后负荷、心肌收缩能力、心率. (1)前负荷:包括心室肌的前负荷和心肌异长自身调节.心室肌的前负荷是心肌收缩 前所负载的负荷, 主要决定于心室舒张末期充盈的血液量;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