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摇摆白勺白芍 2019-05-05

电话: (

010 )

65001102 电子信箱: wybwxb@vip.126.com 郭金牛不是一个职业诗人, 他只是在打工之余 记录下他所能看到与感知的时代真相之一斑;

他也 不是一个多产的写作者, 虽然他的写作经历已经相 当长久, 但今天呈现于人们面前的, 也不过是收入薄 薄一册 《纸上还乡》 的49 首短诗.但他的诗歌, 具有 多数人所不具备的冷峻、 陌生与直抵心灵的质感力 量, 并由此获得了一种特殊的洞察力. 纸上还乡 一词凝练了郭金牛并不宽广但极富 历史深度的精神世界.这个具有症候性的精妙词 语, 构筑了一条虚拟的救赎之路, 或者说, 这乃是郭 金牛们用以理解世界、 表达世界的一种方法.当人 们被历史牵引着来到陌生的城市里, 文明就此发生 了致命的断裂, 并衍生出无数的悲哀与绝望的故 事.抒情或诅咒, 曾经是一种习惯性的精神力量. 而在事实上, 这个方法被使用了整整一个世纪, 并且 似乎还要继续被使用下去.因为它不仅讲述着两种 文明的此消彼长, 也透露出灵魂的倔强和更为深远 的历史意味. 没有人能够拒绝 纸上还乡 这么优美而绝望的 词语.因为它的 纸上谈兵 的性质, 正在使 还乡 成为一种在物理层面上没有意义的事情, 另一方面, 在绝望的地方, 诗歌出发并导引了一场想象的绝路 逢生. 笼统地赞美这种 乡愁 是没有意义的.对于任 何一个时代中的每个人来说, 都可能会有 家园 之 感或 怀乡 之痛, 那是诗人永恒的病患和灵感之源, 那是抓住生存之根并获得自我确认的有效方式: 在 外省干活, 得把乡音改成/湖北普通话, /多数时, 别 人说, 我沉默, 只需使出吃奶的力气//四月七日, 我 手拎一瓶白酒/模仿失恋的小李探花, /在罗湖区打 喷嚏、 咳嗽, 发烧./飞沫传染了表哥.他舍不得花 钱打针、 吃药/学李白, 举头, 望一望明月.//低头, 想 起汪家坳. ( 《在外省干活》 ) 乡音和普通话、 故园和 当下情境, 类似这样的句子和意象在郭金牛的作品 中还有不少, 不仅是他诗歌的核心意象, 也是构成他 的写作中心冲动的要素.若只是这样看待和理解问 题, 那么郭金牛就势必会被放置到已成陈词滥调的 文学 怀乡 大军中歌哭吟咏, 但是, 让这一切真正有 了意义并且需要细心甄别与判断的是, 这次郭金牛 们遭遇的 还乡 之痛, 不再是李白们所感怀所抒发、 为我们耳熟能详的那些乡愁了.它是完全陌生的事 物, 几乎是郭金牛们无法理解也无法拒绝的―― 纸 上还乡 , 成了一种谶语和一个命运, 成了一个永远 也完不成的虚拟动作.因为, 他们, 以及中国, 永远 地回不去了. 现代性的 还乡 之痛深刻区分了不同文明的迥 异性质, 它让 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 , 从而 使得 纸上还乡 成为一桩必须做甚至惟一可做的事 情.但更重要的, 乃是 还乡 的路径被连根拔起之 后, 诗人们除了大力展开 纸上谈兵 行动之外, 是否 还有可能做些什么.也正是在这里, 郭金牛显示了 他与众不同的地方.他看见和感知了时代变迁巨大 的冷酷无情, 他看见了死亡、 牺牲与被湮没的命运, 以极为冷静的白描手法写出了回不去的真相, 表现 出一种客观上的历史深刻性. 《左家兵还乡记》 是最能代表郭金牛诗歌艺术水 准的杰作.这个有着小型叙事诗外貌的作品, 讲述 了一个关于黑色与黑夜的故事, 讲述了一个人无声 无臭轻如鸿毛的死亡: 一只夜鸦, 穿黑衣, 骑黑马, 走黑路/嗬、 嗬、 嗬.挖坑.挖坑.挖坑.阴间的信 使, 正将坏消息传递/第一只, 它要摧毁一个人/第二 只, 它要摧毁一个村子/第三只, 它足以摧毁我的祖 国 .这篇作品完全........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