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人间点评 2019-02-27
社 会学研究

1 9

9 4 年第6期城市生 态 环境 问题的 社会学研 究'

―本溪市的环 境污染与居 民 的区位分布 卢淑华本文通过 运用 大量主观指 标 的调 查,描述分 析 了环 境污染严 重 的本 溪市 的居 民对环境污染的认 知,并将 有 关结果 与北京 、 西安、扬州等地 环境 生活质 量 的调 查结 果 进行 了比较 .

根据常 见的9项污染主 观评 价并运 用 方差分 析,对被 调查的10个街 区 的环 境 污染进行 了分 类排 序,其结果 与本 溪市环 保专业人员的评 价基本相 同,从而扩 大 了主 观 指标 的运用 范围 . 本 文还 从经 验数 据 出发 , 提 出并证 实 了居住 区位的分布 与 个体拥 有 的权力 之间的相 关性 , 从而反映了组 织 或个 人权 力资 源与环 境 价值 的交换 . 某些 污染严 重 的街 区,工人居住 的比例 高于 工人的平 均 比例 , 而 干部 的比例则 远远低于干 部 的平 均 比例 . 这种 以职 业为特征 的区位 分布,显然 不利于 干群整合 , 应 引起决 策部 门 的重视 . 本 项研 究把自然 生态与社会 生 态结合起 来 的独特 的社会 学视角 , 是其 它学科在 研 究城 市环 境生态中所 没有 的,它对 将社 会 学运 用 到环 境科 学 中去起 到了抛砖 引玉 的作用 . 作者 : 卢淑 华,女,1936年生,北京大学社 会 学系教授 .

一、本溪市的环境 问题 本 溪市 位于辽 宁省 东部 山区 , 素称 煤铁之 城 ,炼出的 生铁被 誉为 人参铁 , 驰 名中外 . 根据 《本 溪市 志 》记载 ,

1 8

9 4 年中日甲午战争 后 不久 , 日本 侵略 势 力就逐 步深 入本溪 地区,建起了高炉 和发 电厂 , 到1944年本溪地 区 已形 成了以生铁 、 钢、煤炭、水泥 为基 础 的重工 业体 系.解放 后,本溪市 已成 为我 国工业 原料的重要 生 产基 地.原料工 业的特 征是 高投 入、高物能 消耗和低 产出、低经济效 益.一方 面是 本溪市 的 国民 生产总 值和增长 速度 低干 辽 东半 岛的其它 重 要城市 ;

另一方 面则是 工 业污 染严 重.而本溪 市不 利的 地形更 增 加了环境 污染 的严重性 . 本溪市周 围环 山,这些 群 山犹如屏 风,使市内星 罗棋 布的工 厂吐 出的黄龙 、 黑龙、灰龙聚集 于城市 上空,烟云弥 漫、经久不 散.城市能 见度很差 , 被称 为 卫星 上看 不见的城 市 .再加之 , 本溪市 本 文是

1 9

9 2 年北京大学 环境科学中心 和 本溪 市环境 科学研 究所主 持的为期两 年的国 家科 委重点项目 本溪市城 市生态环境及 改善途径研究 子课题 社会、人口、居民 生活系 统分析 研究成果的一部分 . 除作者外 , 课题组成员 还 包括北京大学 社会学 系 杜勤教授 、

9 1 级研究 生 梁雪峰和 刘京雷 , 社会学 系91级本 科生也参加了阶段性工 作.衍的兴起缘 于 日本 帝 国主 义的掠夺 , 工业 区、生活 区布局凌 乱、交错 混杂 , 致使污 染 的威胁 充斥 整 个城市 , 人 们无 论工 作或 生活都 无 法逃 脱.大气中过 多的502(二氧 化硫 ) 、 〔刀(一氧化 碳)、刀.

2 ( 二氧化 氮 )悬 浮颗粒 物对 人体 的健康极 为有害 , 而工业 废 弃物 又 堆积成 山,其浓烈的有 毒气味 严重时 能使行 人窒 息而 死.解放 后很长 一段 时 间里 , 人们忽视 了环 境保 护,直至70年代才 着手进行 . 近10年来 , 本溪市环境 治理取得 了长 足 的进步 . 据 统计 , 降尘量 已从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