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You—灰機 2019-02-09

17 年间做成的一件大事. 与20 世纪初拍摄的照片相比,很多壁画已经损坏模糊 了.再往下发展下去,全都消失了怎么办?

1978 年起,这 个问题就开始在樊锦诗的脑中盘旋. 尤其

2000 年以后,急速增长的游客让她忧心忡忡. 洞子看 坏了绝对不行,不让游客看也不行. 保护、研究、弘扬是敦煌研究院的使命.旅游也必须是 负责任的旅游. 樊锦诗与同仁们不断探索,尝试让莫高窟 延年益寿 ,甚至 容颜永驻 . 一方面是对文物本体及其赋存环境的科学保护.在与国内 外机构的长期合作中,保护者研究清楚了病害机理,保护修复 了大量彩塑壁画,形成了一整套科学保护规范. 比如风沙治理, 通过综合防治风沙体系, 使莫高窟的风沙 减少了 75% 左右, 极大地减缓了对文物的磨蚀. 樊锦诗说. 另一方面, 开拓性地建立数字档案, 让莫高窟以数字化的方式 永生 . 经过近

20 年的努力, 数字敦煌资源库 免费向全球开放. 在2014 年建成的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里,游客犹如置身 飞船,观看球幕电影,感受着数字敦煌的神奇.游客也因此有 序分流,有效降低对石窟的不利影响. 此外,樊锦诗还推动制定《甘肃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 让莫高窟有了专项法规的 护身符 ;

她继承前辈的 爱才如 命 ,持续抓紧培养人才;

她以广泛的国际合作引进了理念技 术、培养了人才、开阔了视野……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 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接力棒交到我们手上,我们就偷 不得懒,不能让莫高窟有半点闪失. 她说.

50 余载敦煌生涯,让水乡女子樊锦诗有了西北人的爽 利.她似水,相信水滴石穿.她更似沙,低调平凡,与莫高窟 久久相伴. 似水如沙久相伴 左图: 江西省龙南县关西新围 (航拍照 片) . 新华社记者周密摄 (资料照片) 右图: 赣南客家围屋营造技艺代表性传 承人李明华在进行围屋修复 (4 月13 日摄) . 新华社发(叶波摄) 李明华, 赣南围屋营造技艺的省级非遗 传承人, 自14 岁开始学习传统木工技艺, 参 与维修围屋、 祠堂的工作,

40 多年来醉心于 客家围屋的修缮维护. 李明华的足迹遍布了 赣南

500 多座围屋, 守护围屋, 成了李明华生 命中最重要的部分. 打开手机 QQ 扫一扫图片 , AR 带你看 东方城堡 守护者. 操作指南: 打开手机 QQ , 点击右上角 + 号,对准图片扫一扫 , 播放中手机请不要 移开. 东方城堡 守护者 新华社南宁电(记者 林凡诗 、 吴思思 、 郭轶凡) 我们当时上课多么认真 啊, 大家都好年轻. 看着 那个年代的火车, 再看现 在的, 科技发展真是太快 了. 在广西柳州市柳州机 务段内, 吕莎和她许久未 见的同事们看着手里的老 照片, 满是感慨. 吕莎和她的

10 名同 事,有着一个特殊的身份―― ― 广西第一代女火车 司机. 过五关斩六将 的女子包乘组

1977 年, 吕莎和其他

10 位女同志从柳州铁路 司机学校毕业, 进入金城 江机务段内燃机车班实习 培训, 几个月后, 二十出头 的她们接到了一个 特殊 任务―― ― 组建柳州铁路局 女子 三八 包乘组. 做火车司机在那个年 代可是个苦活累活, 要熟 悉火车的各种操作和紧急 应对措施, 不仅需要体力 更需要脑力. 当时征求我 们的意见, 我们

11 名女生 都义无反顾地签下了同意 书. 吕莎说, 她们都相信, 男同志能做的事情, 女同 志也一样可以. 这股不服输的劲让 三八 包乘组的女同志更加刻苦努力, 在正式上 岗之前的集中教育培训中, 她们认真学习理论知 识, 苦活累活抢着干. 为了学习一些故障处理方 法, 在机车里摸爬滚打, 脏与累是家常便饭, 整个 学习节奏就像打仗一样. 三八 包乘组成员杨 玉珍说, 这也让小组的学员们对每一根电路、 每 一个线号都倒背如流, 造就了她们过硬的技术能 力.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