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星野哀 2018-09-13
大跃进时期长沟公社的 五风 魏志华 长沟公社于

1958 年9月初建立,当时的长沟公社规模很大,是由原来的赵 各庄、岳各庄、长沟、石窝、张坊、下滩

6 个乡,90 个村,83 个高级农业生产 合作社合并而成.

东起赵各庄乡的西东、郑庄,西至张坊的穆家口、东关上村, 总长

70 多华里,总面积

378 平方公里,山区、丘陵占多一半.公社建立后,下设9个管理区(赵各庄、五侯、天开、北正、甘池、南尚乐、石窝、下滩、西 白岱) .大跃进时期长沟公社和其他地区一样, 五风 (共产风、浮夸风、瞎指挥 风、干部的特殊风、强迫命令风)非常严重,给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造成了极 大地损失. 从公社成立到

1961 年公社解体, 我始终在长沟公社党委办公室工作, 对公社的 五风 ,亲身经历,印象极深.现在虽然过去了

50 多年,但这段历史 很值得回顾,值得深思,应当汲取教训. 实行 供给制 搞穷富拉平 公社化以前, 各村以高级社为基本核算单位, 对生产队实行 三包一奖 (包工、 包产、包开支、超产奖励) ,实行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分配政策.由于各村的自 然条件和工作基础不同,经济状况和生产水平有很大的差别.像下滩乡,拒马河 水自流灌溉,粮食产量较高,1958 年是全北京市唯一的一个亩产千斤乡,被评为 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而且地里都有红果树,生活比较富裕.石窝乡 惠南庄、南尚乐等村,有拒马河水灌溉,旱涝保收.长沟乡有些村用泉水种植水 稻,是有名的稻米之乡.而一些边远山区,如张坊乡的东关上、三合庄,岳各庄 乡的圣水峪、孤山口、罗家峪,既不通公路,也没有水源,生活水平很低.公社 化以后,公社领导认为到了 共产主义 ,应该有福同享,不应该再有大的差别.决 定实行 供给制 ,公社机关干部取消工资(因上级没有明确答复,未能执行) ,农 村实行公社统一核算,各生产大队、生产队的所有财产、树木、车辆等生产资料 全部归公社所有,各村的存款一律冻结,归公社统一使用,村里的企业也归公社 所有.对社员实行 五包 (包吃饭、包烧煤、包看病、包儿童上学、包养老) .听 说吃药不要钱,社员们不管大病小病都到医院排队看病,时间不长就把医院的药 吃光. 不少的老病号、 重病号就从公社开信, 到北京大医院去看病. 出院后没钱, 医院把病号送到公社,向公社要钱,公社也没钱给,有的医院为此事将公社告到 法院.不到半年公社就把看病不要钱取消.吃饭不要钱,实行了半年,改为 供给 制加补贴 ,粮食按国家标准发给社员伙食证,社员持证到食堂吃饭.公社按收入 的10%作为津贴,按人评定等级发给津贴.1959 年下半年,由公社统一核算改为 管理区核算,年底又改为大队核算,公社的 五包 也全部取消. 大办农民食堂

1958 年

6、7 月份,有些经济基础较好、工作基础较强的村,为了解决劳力 不足的问题,农忙时办起了托儿所、幼儿园和农民食堂,群众自愿参加.但到了公 社化以后,农民食堂的性质就变了,把农民食堂看作是社会主义新生事物、 社会主 义阵地 ,把农民食堂看成是一个很大的政治问题,谁反对食堂化,就是反对社会主 义.有些人就因为说食堂吃不饱而遭到批判.所以在公社化以后,没有经过群众讨 论, 一道命令, 各村都办起了农民食堂, 农民全部参加了食堂. 农民食堂规模很大, 一般的一个生产队建一个食堂, 也有的小村, 一个村建一个食堂. 一个食堂少的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