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麒麟兔爷 2018-08-29

12 加工业的发展可促进农业上下游产业、 相关环节实 现有机融合, 实现农业增值增效[2] . 粮食加工业绩效 问题长期以来备受关注, 既有研究从多个视角进行 了分析和探讨, 根据对现阶段粮食加工行业发展的 理解, 可将相关研究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研究基于行业整体发展趋势展开. 杜霖 春[3] 认为, 农产品加工业是产业部门中保持高速增 长时间最长的行业之一, 但由于受到资源配置效率 以及经济运行周期的影响, 其增长幅度放缓. 也有学 者提出不同观点, 如刘明国等[4] 研究发现农产品精 深加工转化率过低是导致行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 因. 在农产品加工业整体布局方面, 林毅夫[5] 认为将 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转向资本密集有助于产业升级 和企业绩效提升. 马子红等[6] 利用区位基尼系数实 证分析了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地理集中度及其变动, 结果表明农产品加工业在我国呈现出自东向西转移 的趋势, 区域专业化加工水平随产业地区转移而下 降, 这从侧面反映出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有待进一 步加强和完善. 国外发展现代农业的重点是实现产 能提升和集约化生产[7] . 第二类研究基于加工能力展开. Hellin 等[8] 研 究表明由初级农作物向高价值农产品增值的主要途 径是控制加工成本和解构价值链关系. 孙宝国等[9] 认为我国农产品加工精深加工行业比例较低, 属于 以初级食品加工为主体的资源型产业. 韩艳旗等[10] 以具体省份为分析对象, 研究结果表明农产品加工 龙头企业存在规模较小、 低层次重复生产、 农产品加 工产业链条短、 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双低 等 问题. 此类研究揭示出农产品加工企业大部分处在 食品产业价值链的低值端, 初级加工占比较大, 导致 的低附加值现象凸显. 第三类研究基于产品质量安全和品牌建设展 开. Weng 等[11] 认为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因素贯穿 于生产加工全过程, 企业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主要发 生在采购、 运输仓储和销售环节[12][13] . 而对于如何 从根本上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整体水平, 学者们 提出了不同建议. 如钟真等[14] 通过抽样调查指出产 品质量安全与数量产出同样存在规模经济问题, 质 量安全水平能否有效提高, 与其是否具有规模经济 有关. 邓贝贝等[15] 则认为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源于 生产经营者品牌观念薄弱. 在品牌建设和质量提升 二者的关系方面, 莫金玲[16] 研究发现品牌建设有助 于提高农产品价值和知名度, 形成较好的产品和服 务区分, 可督促和提升产品整体质量水平, 品牌建 设、 产品差异化以及提升产品质量均以增加收入为 主要目标[17] . 综上所述, 国内外对于农产品加工业的研究已 取得一定成果, 大部分学者在研究中肯定了农产品 加工业对于经济发展和产业融合的促进作用, 也揭 示出目前行业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从行业整体 发展趋势和布局到产品加工以及后续质量和品牌建 设方面. 有关加工业绩效提升的重点应放在加工能 力和品牌建设上, 但现有研究较少涉及行业数据分 析与典型案例研究, 本文将基于数据分析现状进行 深度剖析, 并结合对比案例、 围绕提升加工产品附加 值以及品牌价值给出绩效提升建议. 2. 实践现状. 2015年全国规模以上粮食加工与 制造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4338.7亿元, 较上年增 长4.4%, 全年累计实现利润总额 2908.7 亿元, 比上 年同期增长 4.6%.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