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865397499 2018-08-24
【 】 近年来, 招生舞弊、 学术 不端、 基建干部落马等问题 频出, 为高校蒙上教育腐败 的阴霾.

教育部

29 日发布的 《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 单》 力图从信息透明、 权力监 督的角度遏止教育腐败, 颇 为引人关注.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 回顾高校近年来出现的一些 腐败现象和问题, 根源往往 在于信息不对称、 权力无制 约. 此次出台的 清单 式管 理, 不仅要把之前公众想知 道却无从知道的相关信息拿 出来 晒一晒 , 也是把高校 目前边界模糊、 规范不明的 各项行政权力摆出来 整一 整 . 根据清单规定,

75 所教 育部直属高校要公布包括办 学情况, 财务资产及收费信 息、 人事师资信息、 学风建设 信息等10大类50项信息, 并 在所列信息制作完成或获取 后20 个工作日内公开. 应该 说, 清单基本覆盖了高校应 主动向社会公开的内容, 并 且从信息公开形式、 第三方 评估等方面都有了比较规范 的科学设计. 需要指出的是, 在当前 教育腐败高发的严峻形势面 前, 仅仅做好信息公开还远 远不够. 对于高校而言, 坚守 治学的本分、 摒弃浮躁的功 利主义, 不仅需要良好的学 风、 校风建设, 更需要 去行 政化 的创新管理体制机制. 当前, 国内高校借鉴国际先 进经验, 正在通过建设学术 委员会、 招生委员会等机构 改变当前行政、 教育、 学术不 分的治理结构, 以此为契机, 高校必须建立相应的运行监 管和监督机制, 真正把高校 的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也必 须意识到, 信息公开得到不 到位、 彻不彻底, 关系到高校 品牌和教育声誉. 在简政放 权、 推动高校信息公开的同 时, 也要进一步加大教育督 导与监督力度, 一旦出现虚 假瞒报的情况, 应当发现一 起查处一起, 不手软、 不姑 息、 不护短. 新华社北京电 (记者施雨岑 吴晶) 教育部

29 日发布新规, 将特长 生招生、 基建工程招投标、 校级领导 干部社会兼职、 因公出国等纳入 《高 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 , 要求

75 所直属高校即时公开、 确保真 实. 记者看到, 《清单》 包含10大类

50 条具体项目, 其中不少规定与备 受关注的高校舞弊及腐败案件联系 紧密. 如, 招生考试信息提出, 要公 开 特殊类型招生办法 保送、 自主 选拔录取、 高水平运动员和艺术特 长生招生等特殊类型招生入选考生 资格及测试结果 等;

财务、 资产及 收费信息提出要公开 设备采购和 重大基建工程的招投标 收费项 目、 依据、 标准及投诉方式 等;

人事 师资信息提出要公开 校级领导干 部社会兼职情况、 因公出国 (境) 情况 校内中层干部任免、 人员招聘 信息 等.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 朝晖认为, 近年来高校招生舞弊、 基 建领域腐败案件频发的根源是信息 不够透明、 权力缺乏监督. 对信息实 行 清单式 管理是划定高校行政权 力边界的一次尝试, 希望对遏止教 育腐败有一定帮助. 根据清单要求, 今年

10 月底 前, 各部属高校要在学校门户网站 开设信息公开专栏, 各项信息应在 制作完成或获取后

20 个工作日内 公开, 公开的信息内容发生变更的, 应当在变更后

20 个工作日内予以 更新. 我们将信息公开作为强化监 督的重要手段, 《清单》 基本覆盖了 高校应主动向社会公开的内容, 力 争不留死角、 有一说一. 教育部新 闻发言人续梅说. 然而, 在一些专家看来, 目前仍 未 去行政化 的高校依然存在权力 边界模糊、 内部监督匮乏的问题, 信 息公开工作很容易流于形式. 只有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约束高校的行政权力和资源配置, 才有可能从根本上遏止腐败.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