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lonven 2018-08-19

优能

1 对1联合出品

4 依据溶解度曲线和实验回答 11-12 题. R 是硝酸钾或氯化铵中的一种,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1 所示.某化学小组 进行了如图

2 所示实验. 11.①中溶液的质量为 A.210 g B.160 g C.150 g D.60 g 【答案】A 【解析】由图像可知在原烧杯中加入

60 g R 物质后完全溶解变为①烧杯内溶液,所以 ①溶液中含有

150 g 溶剂和

60 g 溶质, 溶液质量=溶剂质量+溶质质量=150 g+60 g=210 g, 故选 A. 12.关于图

2 中烧杯内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使③中的固体溶解,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C.①、②、③中,只有③中溶液是饱和溶液 D.①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 【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在t2 ℃时150 g 水中可以溶解

60 g R 物质,所以依照溶解度曲线 可以判断 R 物质为硝酸钾. 溶质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溶质质量 * 100%, 所以经过计算①的 溶质质量分数为 28.6%,②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37.5%,①②不相等,A 错误;

已知 R 物质为硝酸钾, 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大, 故使烧杯内剩余固体溶解需要升温而不是降温, B 错误;

③烧杯中有固体剩余,所以烧杯内为饱和溶液正确,但在 t2 ℃时,硝酸钾的 北京新东方优能中学&

优能

1 对1联合出品

5 溶解度为

60 g 可知②烧杯内也恰好为饱和溶液,C 错误;

t1 ℃时硝酸钾溶解度大于

40 g 所以①烧杯内为 t1 ℃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③烧杯内有固体剩余,所以③烧杯中 为t1 ℃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相同温度下相同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不 饱和溶液,D 正确,故选 D.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33 分) 【生活现象解释】 13. (2 分)铁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1)菠菜中含有 铁 ,这里的 铁 指的是______(填 铁元素 或 铁单质 ) . (2)铁质容器不能盛装硫酸铜溶液的原因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答案】(1)铁元素 (2)Fe+CuSO4=Cu+FeSO4 【解析】 (1)菠菜中的含有 铁 是以铁元素形式存在的;

(2)铁制容器不能盛装在硫酸铜溶液中的原因是因为铁会与硫酸铜发生反应,用化学 方程式表示为:Fe+CuSO4=Cu+FeSO4 . 14.(2 分)复方氢氧化镁片[有效成分 Mg(OH)2]和复方碳酸镁片[有效成分 MgCO3]是两 种常见的抗胃酸药.从14-A 或14-B 中任选一个做答,若均做答,按14-A 计分. 14-A 14-B (1)Mg(OH)2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 (2)用复方碳酸镁片治疗胃酸过多症时,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1) MgCO3 中氧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 (2)用复方氢氧化镁片治疗胃酸过多症 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答案】14-A (1)58 (2)MgCO3+2HCl=MgCl2+H2O+CO2↑ 14-B (1)

3 *16 24+12+3*16 * 100% (2)Mg(OH)2+2HCl=MgCl2+2H2O 北京新东方优能中学&

优能

1 对1联合出品

6 【解析】 14-A(1)Mg(OH)2 的相对分子质量=

24 + (16 + 1) *

2 = 58;

(2)胃酸的主要成分为 稀盐酸,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O3+2HCl=MgCl2+H2O+CO2↑;

14-B(1)碳酸镁中氧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

3 *16 24+12+3*16 * 100% ;

(2)胃酸的主 要成分为稀盐酸,氢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2HCl=MgCl2+2H2O 15. (2 分)为了探究金属与酸反应的规律,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取等质量的 铁片、镁片、锌片,分别与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用温度传感器测得反应温 度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 (1)实验过程中温度升高的原因是_ (2)分析右图得到的结论是_ 【答案】 (1)金属与酸反应为放热反应,会导致温度上升 (2)金属活动性越强,与酸反应时放出热量越多,温度上升越明显 【解析】 (1)由图可知,金属与酸反应为放热反应,会导致温度上升;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