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戴静菡 2018-07-16
化学教育2000年第

1 期一,|关于化学教材 与教学改革 的一点想法 ― ― 对化 学 贴近 生活 , 贴近社会 的认 识宋心琦一(清华大 学化学系l00084)一牛0一摘要 本 文试 图从化 学与物理学之 问 的关 系、 能量与化 学体 系及化 学 元素与 资源 的关系等几 个方面,阐述 对化学教学与教材应如何更好 地体现 贴近生活,贴近社会 原则的看 法.

所举的例 证 并不限于化 学.表 明体现上 述原 则 的同时, 应 当拓宽学科 的视野 , J 关键词 贴近生活 贴近社会

2 1 世纪 学教材 化学与能谭 化 学与资源 化 学教学p 材改革一/'

、~物理―― ― ― _ 一'

一q,新世纪 化学 教学 与教材的特点 , 将 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发 散思维的社会人 为特 点.课程 的价值不以知 识 量为主要评价 依据 . 而 以知识 的质 量( 知识及 其应用) 为评 价依据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 科学 知识 除与 人的 素质( 人生观 、 世界观、 社 会责任心) 有关 外.同时突现与语 言、 文字 、 数学等相似的工具特性 . 一个人的英语 可 以通过 6级.甚至通过 托福考试 , 但是未必一 定能够 满足实 际应用时的要求 , 因为这时 考核的重 点 却是运 用语言文字的能 力,即思维与表达 能力 . 化学的工具性在于它是 人们认识 和改 造物质世界 , 认识自我和 环境 , 以 及保持 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关 系时所起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果

2 1 世纪 的化学教 材不重视这个 改变 , 仅仅局限于传授 一般 的基础化学知识 , 它就会失去应有的作 用.当化学在新的课程结构 中成为一 门选修课 时,它的地位 将受到严峻的挑战 . 这种前 景 已经呈现在我 们面前 , 并非空谷来 风. 我们的忧 虑并不在于化学课 程是 否受 到重 视和化学教师是 否仍 然保住 自己的岗位 . 而是认 为. 化学是一 门孕育着 巨大创 新机会 的学科 , 它和社 会生活以及 生命环境等方面 的紧密联 系.以及它 的实验性 等等. 又使 得它最为接近生活与社会 .研 究复杂的化学现象 , 固然需 要昂贵的仪器装置 ;

具有特殊 功能的物质的化学 合成,也许需要稀缺 的试剂 和娴熟的合成技术 , 但是 并不是所有和 化学 有关 的发 明都是 这样根据统计 , 世 界的 发 明与刨造 专利 申请 中,有近20与化学 化工 有关 , 有 的还 是轻而易举的哩 大 家知道 . 微波可 以被 水分 子所 吸收 , 所 以利用微波加热食物的 电工效率 最高 .其 实还有 不少分子的振 动模式的频率也处于微波的范 围之内 . 亦即也 可以 吸收微波 . 利用微波往体 系中输送 能量 的方 式和一般的加 热 方式不 同,因此对 于包含有能够 吸收微波的物质 的体系 . 微波对反应的促 进作 用不仅效率 高 于加热 , 而且 反应的机制可以和加热 时有 所不 同. 现在正 在兴起 一个 称做 微波 化学 的新领域 . 并 已有 人研 究把微波 用于 工 艺过程 . 已经有很 多事例说 明.当人们把 原来用加热来引发的化学反应 . 改用超声 、 微波 、 光 电磁场 , 甚至摩 擦(研磨 ) 来引发 . 就 会观 察到 新现象 . 得到 新产物 . 形成新工艺 .它的理论 基础是 , 通过外场 向体 系输入能量 的方 式.可以是更 为有效 的一种方式 ;

它的初始 实验 条件可以是一台微波 炉、一块磁铁 、 一 个光源 . 或 一套研 钵 .我们的祖先在化学启蒙时代 所用过 的方法 , 仍 然可以作为今天 进行某些化学研 究与开发 时的有效 手段 . 但是现在 . 我 们已经 有了元 素论 、 原子分子理论 、 化 学结构理论 . 而且 已知 化台 物的总数 已经超过 了1800万 种j1关于 贴近生 活,贴近 社会 的看 法 贴近 生活 , 贴近社会 的提 法来 自西方的初等 化学 教育 家 .其实西方的科学教育 一直有着这样 的传统 . 我国在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