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王子梦丶 2018-06-07

8 h后停止加温,温度降到45℃,打开门窗通风,散去二氧化碳、氨气等有害废气,并让料温降至38℃ 以下,发酵好的培养料质地疏松,有较多的嗜热放线菌,有淡淡的菌香味. 7.4 接种与发菌 7.4.1 接种 在室温36℃~38℃(冬季38℃~40℃),培养料表面温度35℃左右时可以接种, 接种前打开门窗通风, 整理料面,将菌种柔碎,均匀撒播在料面上,轻拍料面使其种粒与料面充分接触,并用薄膜覆盖,播种 量约为干料重的4%~5%,一般每m

2 用棉籽壳菌种1袋(种袋规格为长25 M*宽12 M,重约0.4 kg). 7.4.2 发菌 利用增温管道保温养菌,播种后,料面覆盖薄膜,关闭门窗,保持料温35℃~37℃,防止发菌期间温 度大于40℃或小于20℃,当料温高于40℃时,需适当降低温度,掀开薄膜,打开门窗降温;

保持培养料内 含水量70%,空气相对湿度70%-80%.当菌丝封面,即接种3 d后,揭去薄膜,将温度控制在32℃左右,适 当打开门窗,短时通风换气,同时保持室温28℃5 d~6 d,再关闭门窗,让温度回升到33℃,保持12 h. 7.5 出菇管理 DB34/T 860―2008

3 7.5.1 温、湿、气管理 保持培养料中心温度33℃左右,料面含水量70%,空气相对湿度85%~90%,如果空气较干燥,应定时 定量对空间喷雾水.草菇属好气型真菌,及时通风有利于菌丝生长,每d通风1 h~2 h.菌丝生长阶段 要避光,在菌丝扭结期则要给予一定的散射光照. 7.5.2 催蕾 播种后第4 d,打一次水使菌丝紧贴料面,促菌丝扭结;

第6 d,菌丝开始扭结,再喷一次催菇水, 每m

2 喷水量1.5 kg~2 kg;

第7 d, 根据料面水分情况适当补水, 每次每m

2 用水量0.2kg~0.5kg,菇蕾长至 花生米大小,每天中午打开门窗,喷水后,再开窗通风,每d开窗通风1 h~2 h;

子实体生长期,保持室 内温度30℃~32℃,空气相对湿度85%~95%,约3 d右左采收.菌丝和子实体生长阶段培养料水分判断 标准: 以用手紧握料,指缝间有水印而不下滴为宜. 7.5.3 采后管理 第一批菇采收后,清理料面,剔出枯死菇和烂菇,通风使其料面干爽,用1%石灰水喷洒料面,用水 量每m

2 2kg,促进第二批菇生长.工厂化生产草菇,采收二批菇后即可撤料,进行新一轮栽培.

8 病虫害防治 草菇主要病害有因病菌引起的褐腐病、白绢病、菌核病、猝倒病;

因管理不善引起的脐状、开裂、 菇蕾萎缩等;

主要虫害有蚊蝇类、螨类、线虫、蛞蝓等. 防治原则:子实体生长期,严禁使用农药,一般在培养料堆制中,根据病虫害种类有选择地施用高 效低毒类杀菌和杀虫剂. 8.1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性强的菌种,菌种不带病虫卵;

使用的培养材料要新鲜、优质、无霉变. 8.2 物理防治 菇场(房)内外要清洁卫生,加强环境消毒,菇房、床架要经熏蒸消毒,地面撒石灰;

培养料需高 温发酵,严格后发酵操作程序;

发现培养料面带杂菌应立即挖出,并用杀菌剂处理,防止漫延.限量使 用含氮量高的辅料如麦麸、禽畜粪等,控制温度和湿度在规定的范围内. 8.3 化学防治 应严格执行 GB

4285 和GB/T

8321 的规定.不准使用禁用农药,严格控制农药使用浓度及安全 间隔期.

9 采收、贮藏与加工 9.1 采收 子实体呈蛋形或卵形,外菌膜末破裂,菌柄末伸长, 约八成熟时,为采收佳期,采时一手按住菇周围的 培养料,一手旋转菇体轻轻拧下,用不锈钢刀削去基部草屑和泥沙. 采收时间为早晚各一次, 避免中午高 温采收,对密集丛生的球菇应一起采摘. 9.2 贮藏 采下的草菇,放入干净的容器中待售,不能马上出售的,要放入20℃左右的室温中存放,切忌置于 15℃以下的低温冷藏. 9.3 加工 腌制法: 通过选菇、清洗、杀青、盐渍,制成盐水草菇;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