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苹果的酸 2018-05-23

49 种, 隶属25科43属, 各科所含的种数差异较大, 主要集中于罂粟科 (5种) 、 菊科 (5种) 、 毛茛 科(4种) 、 龙胆科 (4种) 、 百合科(3种)、 唇形科 (3种) 和伞形科 (3种) , 低于3种的科为18科, 占总科数的72%, 其中单种的为12科, 占总科数的48%;

凤毛菊属、 紫堇属、 绿绒蒿属、 龙胆 属、 大黄属和乌头属均含2个种, 其他37个属均含1个种.与林芝地区濒危藏药植物组成 相比, 科属种的数量分别高出8.7%、 30.3%和40%. 49种濒危藏药植物的生长型多样, 暗红小檗(Berberis agricola)和粉枝莓是落叶灌木, 多刺绿绒蒿(Meconopsis horridula)、 角茴香(Hypecoum erectum)、 露蕊乌头(Aconitum gym- nandrum)、 椭圆叶花锚(Halenia elliptica)、 毛瓣绿绒蒿(Meconopsis torquata)和印度獐牙菜为 一年生草本, 鸡蛋参(Codonopsis convolvulacea)为多年缠绕草本, 垫状点地梅(Androsace ta- pete)和金球黄堇(Corydalis boweri)为多年生垫状植物, 西藏川木香(Dolomiaea wardii)为多 年生莲座状植物, 天仙子为二年生草本, 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为麦角菌与蝙蝠蛾幼 虫的复合体, 而丛茎滇紫草(Onosma waddellii)为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 稀为多年生植物, 其他均为多年生草本.按入药部位的差异将山南地区濒危藏药植物分为全草类、 根茎类等

6 类.统计发现, 全草类药用植物最多, 为27 种, 占55.10%;

其次是根茎类, 为21 种, 占42.86%;

叶类、 花类、 果实类和种子类均为3种, 分别占6.12%. 3.2 分布特征 从地理区域分布来看, 中国特有种及西藏特有种所占比例较高.49 种濒危藏药植物 中, 国内外分布种

23 种, 占46.94%;

中国特有种

26 种, 占53.06%.其中西藏特有种

10 种, 占20.41%.濒危藏药植物在山南地区各县分布不均匀, 错那县、 隆子县、 加查县和曲松县 的藏药植物种类均超过了一半, 错那县达到了73.47%, 措美县、 桑日县和洛扎县的种类次 之, 但也超过了1/3, 乃东县、 浪卡子县、 扎囊县、 琼结县和贡嘎县的种类较少, 最少的为贡嘎 县, 仅占16.33%.垂直范围分布也极不均匀, 海拔3

000 m以下有分布的药用植物为19种, 占38.78%;

仅分布在海拔3

000 m以上的有30种, 占61.22%, 其中4

000 m以上才有分布的 有11种, 占20.41%. 按天然分布的特点, 将山南地区濒危植物分山坡、 山谷、 河滩、 林地、 林缘、 灌丛、 草地 等13 类生境类型进行分析 (表1) , 可以看出, 有37 种濒危藏药植物以山坡为生境, 占75.51%, 有33 种生于草地或草甸, 占67.35%, 有55.10%的种类生长于灌丛中, 42.86%的种 类以砾石为生境, 河滩、 林地、 山谷、 林缘也是濒危藏药植物的重要生境, 路边、 沟边、 湿地、 岩石缝或岩石上相对较少, 住宅区生长的种类仅1种, 为天仙子.49种濒危藏药植物的所 有生境类型数量中, 山坡类型占 18.59%, 其次是草地 (甸) 和灌丛, 分别为 16.58%和13.57%, 最少的仅为0.50%, 是住宅区生境.同时调查中发现有许多濒危藏药植物适应性

1979 28卷自然资源学报表1 山南地区濒危藏药植物的生境分析 Table

1 Habitat analysis of the rare and endangered Tibetan medicinal plants in Shannan Region 生境 种数 比例 山坡

37 75.51 山谷

12 24.49 河滩

14 28.57 林地

13 26.53 林缘

11 22.45 灌丛

27 55.10 草地

33 67.35 路旁

9 18.37 沟边

9 18.37 湿地

6 12.24 砾石

21 42.86 岩缝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