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烂衣小孩 2018-01-10
SOCIOLOGY OF ETHNICITY 主办单位: 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 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 第212 期 中国社会学会 民族社会学专业委员会

2016 年7月31 日目录【论 文】 分层同化论 :新移民第二代研究的理论突破 周敏 亚裔人 、 黄种人 、 名誉白人 ? ――亚裔族群在美国种族分层制度中的社会定位和身份认同 周敏美国少数民族的语言权益:双语还是唯英语 ――以西班牙语为例 李智、陈子实 民族学视野下的 新加坡经验 及其启示 ――以组屋 族群比例 政策为中心 高永久、张金国 壮汉双语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县三所壮文实验学校为个案 海路Association of Sociology of Ethnicity, Sociology Society of China Institute of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Peking University

1 【论文】 分层同化论 : 新移民第二代研究的理论突破1 周敏2 分层同化 的理论概念成形于我和阿列汗德罗・波特斯(Alejandro Portes)在1993 年共 同撰写的一篇题为《新移民第二代:1965 年后移民子女的多元同化过程与结果》的论文3 .

我们 的初衷是为了寻求一个新的理论视角,用来解释美国

1965 年后移民的子女,即在美国土生土长 的第二代,融入美国社会的过程以及解释这个过程所产生的不同结果和族裔差异,以弥补经典同 化论的不足.这一理论概念提出以后,立即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有些学者携手合作,构建 理论模型并尝试用新的统计方法来量化和测量这些理论模型, 使其经得起实证数据的进一步推敲 和论证.有些学者则提出一些批评和建设性的意见,以完善这一新的理论.也有一些学者把这一 理论设为稻草人,偷梁换柱,强词夺理地攻击并试图推翻这个理论.尽管这个概念有被滥用、误 解或歪曲之虞,分层同化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并被多学科或跨学科的研究广泛采用,成为在移 民社会学和教育社会学领域中研究移民社会适应、种族和族裔的族群差异的一个主要理论之一, 对教育学、心理学、犯罪学和公共卫生等其他研究领域的也有非常显著的应用意义,其影响力还 超出美国国界,成为研究其他移民移居国的移民同化问题的一个重要理论框架.在这一章中,我 将着重阐述分层同化论的中心思想,通过讨论亚裔移民子女所面临的困难、挑战和机会以及分析 越裔难民第二代在美国成长的案例来阐明这个理论.

一、经典同化论的理论回顾 分层同化论(segmented assimilation theory)建立在对经典同化论(classical assimilationist theories)的借鉴和批判之上.在有关移民社会适应问题的文献中,经典同化论是社会学主流的最 有影响力的理论, 在学术界享有主导地位, 左右学术思潮和实证研究的时间长达大半个世纪之久. 经典同化论的理论核心基于三个主要假设: (1)新移民融入移居国的主流社会是一个自然而然的 同化过程,不同族裔的移民群体既有同化的意愿,也享有同化的平等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 融入主流社会;

(2)新移民的原有的文化和行为模式是落后的,同化的过程意味着移民必须逐步 放弃自己原有的文化和行为模式,才可能学会新的文化和行为模式,达到同化目的;

(3)同化过 程一经开始,将不可逆转,直到完全被同化为止. 经典同化论的前提是,移居国社会只有一个核心或主流文化,那就是社会处于主导地位的多 数族裔的文化和制度结构,在美国,这个多数族裔就是以盎格鲁-撒克逊新教徒为主的欧裔白人. 同化过程的最初阶段会产生一个文化 边缘人 (marginal man)的现象,即新移民一方面受主流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