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qksr 2017-12-31

一、 虚幻感发与人物形象之神 中国文学 艺术的源 头是上古 时期 的神 话传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7月第4期68JournalofHangzhouN o r ma l U n i v e r s i t y H u ma n i t i e sa n d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N o .

4 J u l .

2 0

1 8 说与寓言故 事, 那 是些 荒诞 不经 的题材, 充斥 着 虚幻的内容.然而, 这些却构成了华夏民族的记 忆, 对中国文化与文明的发展至关重要.任何一 个国家、 民族的文学艺术都是这个国家与民族的 历史.受这些 内容 的感 发所产 生的 创作 行为就 是虚幻感发, 它 是作家、 艺术家 感物 的一种 重要形式.虚幻 感 发是 受虚 幻情境 的感 发, 神话、 传 说等展示的都是虚幻情境, 不仅故事、 情节虚幻, 人物形象更 加 虚幻.中 国古代 的文 学艺术正 是 借助于虚幻, 展示民族的想象, 表现民族的理想. 古代关于 小说 的认识就清晰地说明了这一点. 《 汉书・艺文志》 载: 小说家流, 盖出于稗官, 街 谈巷语, 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

1 ] ( P .

5 7

1 ) 街谈巷 语, 道听途说, 是虚幻的根源, 也是虚幻的特征, 它是民间的 集 体想 象.虚幻感 发的 创造价值 不 可低估.它不仅是中国文学艺术创作的发端, 而 且能够彰显 国家、 民 族的 文学艺 术成 就.因为, 受这种感发产生冲动创作出优 秀文 学艺 术作品 的案例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 发展 史上 比比皆 是.中国古代诗歌、 小说、 戏曲以及绘画、 雕塑等 艺术类型所表现的题材, 已经充分印证了这种虚 幻感发的特殊与重要.《 九歌》 《 高 唐赋》 《 神女赋》 《 搜神记》 《 穆天子传》 《 西游记》 《 聊斋志异》 《 封神演义》 《 红楼梦》 以及敦煌莫高窟、 云冈石窟、 龙门石窟、 麦积山石 窟等都 是虚 幻感 发 的代 表.这些文学艺术作品, 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 记忆, 展示着中 华民族 的艺 术精 神与审 美精神, 非常珍贵.虚幻感 发创 造出了 众多 栩栩 如生的 人物形象, 其中很多已经成为文学艺术的经典形 象, 在传播传统文化、 演绎人间伦理、 表现审美情 操等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 虚幻感 发所创造的人物形象, 由于感发作家、 艺术家的故事、 事件本身是虚幻的, 因而带有 极其明显的神性的特征.《 穆天子传》 中的西王 母, 《 西游记》 中的孙悟空、 猪八戒、 沙僧以及众多 的仙怪, 《 聊斋志异》 中的花妖、 鬼狐, 《 封神演义》 中的姜子牙、 哪吒、 杨戬、 苏妲己及众多仙道, 敦 煌莫高窟、 云冈石窟、 龙门石窟、 麦积山石窟中的 众多壁画、 石雕、 泥塑等等, 都是神性化的人物形 象.创造这些神性化的人物形象, 不仅是为了满 足人们关于 神仙、 鬼怪的想 象, 而 且是为 了满 足 人们的理想.尽管这些人物形象都具有神性, 可是, 现实的思 考却包含 在这 神性 之中.因此, 虚 幻感发以及人物形象神性的创造貌似远离人间, 远离人类的现 实生 活, 其实, 仍 是现 实社会 的折 射. 《 穆天子传》 作为我国早期的文言小说, 其中 塑造的西王母形象, 感发之源就是传统典籍的虚 幻记述.西王母原本是一个地名, 属 四荒 之一.《 尔雅 ・ 释地》 载: 觚竹, 北户, 西王母, 日下, 谓之四荒. [

2 ] ( P .

7 5 ) 后来才逐渐 演变为 一个 人名, 一位神 仙.穆天 子就是周 穆王, 周代 的一个雄才大略的国王.《 史记・ 赵世家》 曾经记载 缪王使造父御, 西巡狩, 见西王母, 乐之, 忘归 的故事. ① 显然, 这种感发既有历 史, 也 有传说. 《 穆天子传》 中的西王母是一个雍容尊贵而有礼 节的神仙形象, 尊 贵是 因为 她的 地位, 有礼 节是 她的修养.小说曾经 描绘 了西 王母 与穆天 子相 见的一个场面, 虽 然写 得简 略一 些, 却也凸 显了 西王母的个性: 吉日甲子, 天子宾于西王母.乃执 白圭 玄璧, 以见西王母. 好献锦组百纯, 组三百纯, 西王母再拜受之. 乙丑, 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 西王母为天子 谣曰: 白云在天, 山陵自出. 道里 悠远, 山川间之.将子无死, 尚能复来. 天子答之曰: 予归东土, 和治诸 夏.万民 平均, 吾顾见汝. 比及三年, 将复而野. 天子遂驱升于?山, 乃纪丌 迹于?山之石, 而树之槐, 眉曰 西王母 之山 . ② 穆天子巡游 到西 王母 的故地, 请求见她, 并 送她一些礼物, 西王母 再拜受之 , 礼节极为周 全. 谣 是徒歌, 不需要合乐, 言外之意, 比较随 意.礼节周全而又比较随意, 这就是西王母.她 与穆天子吟唱对答, 温文尔雅, 才情四溢, 言语之 中充满对穆天子巡游辛苦的安慰, 对他的到来表 示欢迎.如此描写, 在西王母身上便洋溢着浓厚 ① ② 这里的缪王前 文有交代是周缪王, 疑 缪 为 穆 异体互用. 司马贞索引引《 穆天子传》 加以证明. 《 穆天子传》 作者不详, 西晋郭璞曾为之作注.全书共分六卷, 被视为西周历史的一部分.此书包含的奇异内容很多, 不能等 同历史.详细内容可参阅郭璞注: 《 穆天子传》 , 上海古籍出版 社,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