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5天午托 2017-12-15
附件

7 《环境空气 六价铬的测定 柱后衍生离子色谱法》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环境空气 六价铬的测定 柱后衍生离子色谱法》编制组 二一五年四月 i 项目名称:环境空气 六价铬的测定 柱后衍生离子色谱法 承担单位: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 编制组主要成员:吕怡兵、刀、张霖琳、王超、邢冠华、朱红霞、 杨勇杰、狄一安、周瑞 标准所技术管理负责人:谭玉菲 标准处项目负责人:于勇 雷晶 张朔 ii 目录?

1 项目背景.

1 1.1 任务来源.1 1.2 工作过程.1

2 标准制修订的必要性分析.2 2.1 环境空气中六价铬的环境危害.2 2.2 相关环保标准和环保工作的需要.2 2.3 环境空气六价铬分析方法的最新进展.3

3 国内外相关分析方法研究.3 3.1 主要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相关标准分析方法研究.3 3.2 国内相关分析方法研究.5 3.3 与本方法标准关系.6

4 标准制修订的基本原则和技术路线.6 4.1 标准制修订的基本原则.6 4.2 标准制修订的适用范围和主要的技术内容.6 4.3 标准制修订的技术路线.7

5 方法研究报告.8 5.1 方法研究的目标.8 5.2 方法原理.8 5.3 试剂和材料.9 5.4 仪器和设备.10 5.5 样品.10 5.6 分析步骤.13 5.7 结果计算.16 5.8 方法检出限.17 5.9 精密度和准确度.17 5.10 质量保证与控制.18

6 方法验证.18 6.1 方法验证方案.18 6.2 方法验证过程.19 6.3 方法验证数据的取舍.20 6.4 方法验证结论.20

7 与开题报告的差异说明.20

8 标准实施建议.20

9 参考文献.20 附一:方法验证报告.23

1 《环境空气六价铬的测定柱后衍生离子色谱法》编制说明

1 项目背景 1.1 任务来源

2013 年7月环保部监测司向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下达了《关于开展环境空气中六价铬监 测方法研究工作的涵》 ,该涵指出,按照吴晓青副部长及万本太总工的指示,责成总站尽快 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总站于接到任务后立即着手开展方法研究,并于

2014 年2月向环保部 提交了方法研究报告及标准方法草案.

2014 年4月监测司向总站下达了第

47 号签报, 即 《关 于尽快制定完善环境空气中六价铬的监测方法标准的函》 要求我站完善标准方法研究, 且按 照《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工作管理办法》 (环保总局公告

2006 年第

41 号)的有关要求, 环保部下达了编制 环境空气六价铬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的项目计划.接到任务后,中国环境 监测总站作为项目承担单位牵头开展本标准的研究工作, 并邀请有相关研究基础的国家环境 分析测试中心作为项目合作单位参与该标准的制修订. 1.2 工作过程 (1)成立标准编制小组

2014 年5月,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接到环保部科技标准司编制《关于尽快制定完善环境 空气中六价铬的监测方法标准的函》任务,于2014 年5月即成立标准编制小组,并根据工 作需要对组内成员进行分工. 小组成员为从事多年环境监测的高级工程师及工程师, 具有从 事环境空气颗粒物中组分分析的相关工作经验及完成该课题的能力. (2)查询国内外相关标准和文献资料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工作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检索、查询和收集国内外 相关标准和文献资料,对现有各种方法和监测工作需求开展广泛而深入的调查研究,对比、 筛选后初步提出工作方案和标准研究技术路线, 编写开题论证报告, 同时参考美国材料与试 验协会(ASTM)D7614-12 标准方法《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Total Suspended Particulate (TSP) Hexavalent Chromium in Ambient Air Analyzed by Ion Chromatography(IC) and Spectrophotometric Measurements》 结合我国的实验室仪器水平和分析研究试验条件等, 初步编写 标准草案. (3)开题论证,确定标准制订的技术路线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