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AA003 2017-12-13

有亲友是烟民;

深受烟瘾所困;

对成功戒烟感 到自豪;

更重要的是,他们都希望自己的故事对别人有参考作用. 第二部分叙述有关吸烟及戒烟的知识,包括吸烟对吸烟者及社会 所付出的健康及经济代价,拒烟、戒烟的方法,和戒烟辅导服务的社 区资源.针对各种有关谬误,本部分特别澄清年老绝对不是继续吸烟 的藉口,无论烟龄有多长,戒烟的好处是立竿见影. 香港政府一直努力保障市民的健康,希望所有吸烟人士,为己为 人,在吸烟与戒烟之间,作出明智的抉择. o生署长者健康服务 二零一二年

7 1. 无畏无惧 第一部分 李东汉先生出生於1930年代,祖籍广东四会肇庆.在出生后,不 知何故,整整一年,母亲动弹不得,不能喂哺母乳,乡人说她是患了 「风瘫」-身体麻痹.为此,祖母给李先生喂食炼奶,故家人都叫他 做「牛奶仔」.虽然是战乱,幸好家有田地可耕种,一家不愁温饱, 比不少人幸运.李先生的父亲还有闲钱吸食鸦片呢!李先生有机会念 了四年卜卜斋,每天背诵三字经、千字文等古籍,使他信心十足.虽 说中国旧社会保守,但当时课室里也有不少女同学,只是男女生分开 坐而已. 才十一岁已开始吸烟的李先生形容自己是一个 「大癫大废」 的人, 自小的性格是天不怕,地不怕,更不怕死.可能是这个缘故,他的父 亲恐怕他与别人争执时不能自卫,早便让他拜师学洪拳.李先生的一 手拳脚功夫,像是旁身工具,使他在品流复杂的鲜鱼市场环境内能屹 立多年不倒.他经常在胸前挂一块用作辟邪及招财的道教神判锺馗雕 刻.他喜欢对人说:「我们这一行免不了与人争执.我常常与 人打架.」

8 战后,李先生从广州来到香港找舅父,找了两天,才在通菜街找 到他.透过舅父的介绍,他在场当小贩,买卖蔬菜,工资每月二十 元.他的「事头」(老板)雇用了十多名夥计在市场工作,日间大家 在事头家中的骑楼一起站着吃午饭,晚间则各自在摊档的长上露 宿. 后来,李先生去了西环替人贩卖鱼虾海鲜.原来不少海鲜都是从 香港仔的艇家取货.他掌握了行情的来龙去脉后,便自己取货,把鱼 虾运到中环码头贩卖,方便来往中环下班一族买海鲜回家做饭.当时 是地下铁路还没有建成的年代,生意非常兴旺,收入可观.所以他每 天吸食三十多支烟也没有经济困难. 时光荏苒,「牛奶仔」已在西街住了五十多年,现在邻居经常见 到他牵着妻子的手,形影不离.因为当李先生不在身边时,李太太会 有困难:她曾有两次走失,幸好街坊把她带回来 李太太患病已十 多年了. 李先生记得当初妻子并没有什麽异样,只是说头痛呀!像有什麽 压着的!於是李先生带她到处寻找好医生看病.医生替她诊病、检查 脑部、检验血液等等,都找不出病因.直到有一天,妻子对他说: 「今 晚你不要睡觉,会有贼入屋.」李先生了,心觉不妙,再带妻子往 脑内科检查.医生对他说:她的病情不会好转,只会恶化.那是老年

9 痴呆症(脑退化症)! 这一阵子,他每天陪同妻子到长者日间中心接受物理治疗和职业 治疗.妻子已忘记最基本的需要,不知道要饮食,不知道要上厕所 , 大小二便均失禁. 当年,在流动鲜鱼小贩市场打滚的李先生,天天如在战场上,雄 赳赳地耍弄洪拳,争夺生意、争夺地盘,又与「老鼠王」 (o生督察、 小贩管理)拼命,例如取回被没收的货物.父亲让他学洪拳,间接 帮助了他在「食」谋生艰难、汰弱留强的市场上,得以生存. 如今,他是一个对妻子无微不至的好丈夫,学会每两小时带妻子 上,打点一切家务.从没有怨天尤人的他,每天从没有升降机的六 楼住所,气吁吁地跑上跑下,为妻子奔驰. 毕竟李先生已是七十多岁了,心有余而力不足,再加上他是烟 民……. 那天他痰多、气喘、疲倦,於是去找医生.医生知道他是烟民, 要他接受肺部X光检查.结果发现肺部像有点可疑,必须覆照弄个清 楚.於是放射技师为他再拍X光照片,每拍一张片,他心里便数着, 一张、两张、三张……原来总共多拍了六张.他被吓坏了,为什麽要 拍这麽多张?他一向不怕病、不怕死,但一旦死去,谁来照顾妻子? 那天晚上,他思前想后,肺部有问题,是否因为他吸烟?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