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5天午托 2017-11-25
星期一2013年11月18日Comprehensive News Comprehensive News Comprehensive News Comprehensive News Comprehensive News Comprehensive News Comprehensive News Comprehensive News Comprehensive News Comprehensive News Comprehensive News Comprehensive News Comprehensive News Comprehensive News Comprehensive News Comprehensive News Comprehensive News Comprehensive News Comprehensive News Comprehensive News Comprehensive News Comprehensive News Comprehensive News Comprehensive News Comprehensive News Comprehensive News Comprehensive News Comprehensive News Comprehensive News Comprehensive News Comprehensive News

3 本版责任编辑:王玮

电话: (010)67113382 传真: (010)67113772 E-mail:hjbslaw@sina.

com 综合新闻 课题组中方组长: 范必 国务院研 究室综合研究司副司长、 中国国际经 济交流中心特邀研究员 课题组外方组长: 伊丽莎白・多 德斯韦尔 加拿大学术委员会主席, 原联合国副秘书长、 联合国环境署 执行主任 生态文明是一项宏伟的愿景.实 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通过明确、 协 调和一致的政策平衡经济增长、 环境 保护和社会发展的目标.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 (简称国合会) 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课 题摘要报告分析了中国环境保护与社 会发展的关系, 提出了指导短期和长 期政策实践的初步框架, 并为开展后 续研究以及制定相关领域的政策提出 了建议.经过充分论证, 课题组提出 以下六个方面的政策建议:

一、 制定

2050 年愿景和阶 段性目标 进一步制定指导短、 中、 长期行动 的2050 年愿景/2020 年行动框架,真正实现中国经济、 社会和环境层面的 协调.建议按照以下三个维度研究政 策框架.第一, 环境意识维度.从提 升和建立生态文明的主流价值出发提 出政策建议.第二,环境行为维度.从公众、 企业、 社会组织三个行为主体 分别提出政策建议.第三, 环境公共 治理维度.分别从增强法律保障、 建 立独立的环境政策、 提高社会风险控 制和提高环境公共服务四个方面提出 政策建议.

二、 形成生态文明的社会规 范和价值观 应当在全社会形成生态文明的社 会主流价值, 使广大公民认识到, 环境 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良好的环境 是一项公民的基本福利, 而保护环境 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政府在促进全 社会形成生态文明价值观中负有重要 责任. 1.制定教育和培训计划.一是加 强干部培训.在各级党校、 行政学院 和其它培训中心开设环境与社会方面 综合课程.二是将环境基础知识和可 持续发展理论纳入学历教育, 宣传倡 导相关规范和行为, 突出操作性、 趣味 性.三是通过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系 统, 对各种新生就业人口和已就业人 群给予帮助. 2.支持理论和政策研究.围绕经 济、 政治、 文化、 社会、 生态文明 五位 一体 的总体建设目标, 进一步丰富与 中国传统道德和文化理念相契合的生 态文明价值体系, 使之成为维护社会公 序良俗、 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3.广泛传播生态文明价值观.运 用新闻媒体等传播载体, 开展形式多 样的社会宣传活动;

鼓励社会组织开 展各种实践活动, 褒奖先进人物, 建立 教育基地, 推广各具特色的文艺作品 和出版作品.

三、 鼓励所有社会主体发 挥作用 为适应日益多样化和多元化的社 会需求, 强调发挥各个社会行为主体的 作用, 同时在政府、 企业、 社会部门和民 众之间建立一种合作互动的良性关系. 1.鼓励健康、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促进形成适度、 公平和以人为本的生活 方式, 强调物质以及精神和文化层面消 费的质量而不是数量.通过宣传和教育, 培养公众形成可持续的生活习惯和 行为准则.特别是发挥社会组织、 企业 家以及公众人物引领健康生活方式的示 范带头作用. 2.公众参与决策过程.通过公开环 境信息、 立法保证公众环境权益等手段 来保护和强化公众的知情权.中国大规 模的城镇化为此提供了独特的机遇. 3.促进企业履行环境社会责任.通 过完善和落实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标准, 健全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和激励手段, 培养企业环保理念, 督促企业履行环保 社会责任.推动企业参与超出环保义务 之外的活动.对企业环境行为进行评级 和信用评价, 将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作为 审核企业发债、 上市、 银行贷款等资格的 重要依据. 4.支持环保社会组织的进一步发展.社会组织作为独立的评估者和监察 者, 有助于保护公民权利、 提高环境和社 会意识、 展开调查研究、 促成社区活动、 保护生物多样性, 并且为政策制定者建 言献策.这些社会组织超出了当前中国 正式注册的范围.因此, 有必要考虑改 变社会组织注册相关政策, 放松其开展 环境、 社会领域相关活动的限制.需要 创造条件解决公益性环保组织面临的注 册难、 经费难、 社会参与难的问题.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