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梦三石 2017-09-25
-

1 - 第四期(总第17

6 期)北京科技大学 编2019 年5月8日主编:乔 哲责编:刘 淑红杨粗谱:高 晓森

网址:http://ltx.

ustb.edu.cn -

2 - 我们嘉铭园党支部以 粤港澳为何成为大湾 区 为题,组织党员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 要》 (以下简称《规划纲要》 ) .主要研讨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湾区的双重含义 首先,湾区是个地理概念,是指面向大海,由一个或若干个海湾及邻 近岛屿共同组成的区域;

其次,湾区也是个经济现象,是指这个区域具有 独特的地理和资源优势,往往成为经济发展的最适宜地区,是全球经济的 主要增长极和技术变革的引领者.由此可见,并不是任何一个面向大海, 经济发达的区域都能成为湾区;

只有面向大海,经济适度发达、对全球经 济增长具有巨大推动力和对技术变革具有巨大引领力的区域, 才能叫湾区. 目前,全球发展比较好的湾区有七八个,国际社会公认的全球著名的湾区 有三个,如:美国的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日本的东京湾区.

二、粤港澳成为大湾区的基本条件 根据《规划纲要》关于粤港澳大湾区 发展基础 的有关分析,我们 认为主要有两条:

1、 发展规模巨大. 我国粤港澳湾区由广东省的珠三角九个城市和香港、 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组成,9+2 共11 个城市总面积 5.6 万平方公里.2017 年总人口

7000 万.从土地面积和人口数量看,粤港澳湾区比全球著名的三 个湾区的任何一个都大很多.因此,空间辽阔、人口众多的粤港澳湾区建 成后,对全球经济增长的推动力会将更加巨大.

2、发展基础雄厚.主要表现在:第一,区位优势明显.大湾区地处我 国沿海开放前沿,交通条件便利;

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三地交通基础互 联互通迈入新的历史阶段,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速形成.第二,经济 实力雄厚.大湾区经济发展水平全国领先,城市结构完整,产业体系完备, 地区经济总量已达

10 万亿元.第三,创新要素集聚.三地科技研发、转化 热议粤港澳大湾区 ――支部专题学习与研讨纪实 ?退十二支部 -

3 - 能力突出,创新要素吸引力强,具备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良好基础. 第四,国际化水平领先.香港拥有高度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是全 球自然经济体之一.澳门是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和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 服务平台;

珠三角九市是内地外向度最高的经济区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经过

40 年改革开放,三地的上述战略地位和作用显著增强.第五,合作基 础良好,香港澳门与珠三角九市之间的文化同源,人缘相亲,民俗相近, 优势互补,已经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格局.上述条件表明,三地 蕴藏着巨大的活力和潜力,具备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基础 条件,全面建成后对全球技术变革的领头羊作用也会更大. 我们认为,湾区发展规模越大,发展基础越雄厚,对全球经济增长的 推动力和技术变革的引力必然越大,粤港澳湾区理应成为大湾区.

三、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光明前景 在讨论上述两个问题后,我们进一步研讨了如何建设和能否建设粤港 澳大湾区的问题. 《规划纲要》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空 间布局等方面做了全面规划,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纲领性文件. 《规划纲 要》在关于 发展目标 中明确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将分两步进行建设.第一步,三年基本建成.到2022 年国际一流湾区和世 界级城市群框架基本建成.第二步,十六年全面建成.到2035 年粤港澳将 全面建成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一带一路 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宜居宜业宜游 的优质生活圈,国际一流的湾区. 《规划纲要》的公开发表, 北雄安南大 湾 ,中国发展的双子座已显现在我们面前,如果说建设雄安新区是千年大 计,国家大事,那么《规划纲要》是建设粤港澳三湾大湾区当前和今后一 个时期的行动指南.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在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三个关税区,三种货 币条件下进行的,国际上没有先例,必定会遇到不少困难和挑战.但我们 坚信,有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的集中统一领导,有四十年改革开放 积累的丰富经验, 《规划纲要》设计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宏伟蓝图,在十 多年后,在我们不懈的奋斗中,必将一步一步变成现实. -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