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bingyan8 2017-03-08
唐诗三百首(名家配画诵?本)

13 唐诗三百首(名家配画诵读本) 《唐诗三百首》的由来 请?阅本书第

1 至2页.

本书特色 1. 配图?题 诗歌的特点在於以浓缩的文字表达丰富的意思 , 可展现 多层次的意蕴和事物情感的变化;

配上优美的图画,?能以 视觉图像与诗歌文字交互作用,诱发?者的通感,?深刻地 体会作品的意境.从教学层面而言,视觉图像是具体意义的 ?照物,可提供文字以外另一传递信息的途径,有助加强学 生的兴趣. 本书的配图,或细致描绘最能表现主题的诗?,?如: ?白《长干?》的「郎骑竹马?,绕床?青梅」 ;

孟郊《游 子吟》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

杜甫《哀江头》的 「少?野?吞声哭,春日潜?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 ?新蒲为谁?」 ;

杜牧《赠别》的「?烛有心还惜别,替人 垂?到天明」等.或具体呈现诗歌的意境,?如:岑?《? 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中唐军出征的气势,戍边将士慷 慨赴敌、?忠报国的气概;

王维《终南别业》中终南山辋川 别墅的清幽风景,诗人闲看云生云灭,妙悟人生哲?;

张籍 《没蕃故人》 中苍茫肃?的气氛,作者在遥祭身死战场的友 人的同时,又希冀其能生还的矛盾心情等. 部分诗歌的特定意象也能透过配画呈现於学生眼前 , 这 样的安排或旨在弥补学生对这些事物认知的?足 , 或特别点 出这些意象在诗中具重要地位,?如岑? 《与高适薛谴 中学中国文学名著选?简介(中四至中?)

14 恩寺浮图》中的「寺塔」 、?《安万善吹v?歌》的「v?」 、?商隐《蝉》中的「蝉」 、韦应物《滁州西涧》的「黄鹂」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中的「箫」等. 2. 导??简 每篇作品后?附有简单的导? , 从?同层面帮助?者诵 习.这些导?或补充?明诗歌的写作背景,让?者能「知人 ?世」 ,?如杜甫《哀王孙》写於安史之?中,叛军占 安后,?少皇室贵族未能及时随唐玄宗逃走,或被捕?,或 潜形避祸;

而岑?《和?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则写於唐 肃宗收?长安后,大明宫重开早朝,国家中兴有望,一众诗 人为此赋诗唱和 ;

或深入剖析诗歌题旨 , 让?者意会诗人 「言 外之音」 ,?如张祜的《集?台》明颂暗?,写出唐玄宗与 杨氏姊妹的淫?;

杜荀?《春宫怨》表面上写宫?因「承恩 ?在貌」而失宠,实际慨叹朝中无人,正直?阿之士?被重 用,庸?无能之辈反得侥幸仕进;

或诱导?者分析诗歌的艺 术技巧,以?诗人的匠心,?如?禹锡《蜀先主庙》 「得相 能开国,生儿?象贤」 ,上?写丞相?葛?的贤能,下?写 ?备儿子?禅的?肖,由赞颂转为感慨,造成诗意逆转,深 化主题;

又?如杜甫《宿府》 「永夜角声悲自语,风尘荏苒 音书断」一?运用?诗家「移情於物」的技巧, 「以我观物, 故物皆着我之色彩」 . 教学建议 1. ?宽学生的阅?面 《唐诗三百首》选诗虽仅三百余首,跟《全唐诗》所收 ?的四万八千余首相比,可谓九牛一毛,但《三百首》却能 全面地反映?唐代诗歌的整体风貌 , 这也是该书广为传?至 今的原因.除盛唐?子以外,初唐的「四杰」 、 「?宋」 、陈 子昂、张九龄,中唐的?长卿、韦应物、 「元白」 、 「韩孟」 , 晚唐的杜牧、?商隐、温庭筠等?家的作品,均选?於本书 中.中国文学课程指定作品所选唐诗,仅有?白《将进酒》 唐诗三百首(名家配画诵?本)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