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人间点评 2016-12-08
3 2016年6月7日 星期二 责任编辑/张春鸽 视觉/苏舟 组版/王艳 校对/尉丹 从苦练木匠手艺, 到抓住红 小豆、 运输业的发展契机, 再到 钻井、 养殖的成功实践, 甘泉精 铭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总经 理李海平从未停下过奋斗的脚 步.

在事业有了起色之后, 他在 乡村发展养殖产业, 带动周围农 户走上致富之路.2015年12月, 他被国务院农民工工作小组授 予 全国优秀农民工 荣誉书和 奖牌. 从学艺到创业, 他把穷 日子过成了富日子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 家庭, 家里三个孩子, 我排行老 大.读完小学一年级时就辍学 了, 回家帮忙照顾弟弟妹妹. 回 忆起小时候的艰辛, 李海平感慨 地告诉记者. 1988年春节刚过, 刚满17岁 的李海平背起行囊, 孤身一人来 到离家10公里外的下寺湾镇, 开 始学习木匠手艺.为了让家人生 活地更好, 李海平干活认真刻苦, 不仅获得了工匠师傅的赞许, 也 获得了顾客的认可.也是靠着这 门手艺, 李海平终于帮助家人摆 脱了贫困, 弟弟和妹妹也顺利完 成了学业. 人不能安于现状, 总得要去 拼一拼, 闯出一点名堂.

1993 年, 恰逢粮食市场开放, 李海平瞅 准商机, 主动迎合市场, 走出了创 业第一步. 从贩卖红小豆等小生意开 始, 李海平慢慢积累经商经验, 坚 守诚信经营的经商理念, 买卖从 不缺斤少两.经过三年的摸爬滚 打, 这位老实本分的农民, 凭着自 己起早贪黑的干劲, 净赚五六十 万, 在当地也小有名气. 然而, 初尝胜利果实的李海 平并没有止步不前, 坐享其成.

1996 年, 李海平又把目光投向了 当时热门的交通运输行业, 开始 新的商业征程.他赊销了

24 辆 油罐车和搬家货车, 在甘泉县内 忙活着自己的生意, 很快便在运 输业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即使失败, 也要咬牙坚 持 多年后你会发现, 创业路不 可能一帆风顺, 即使你真的跌到 低谷, 也一定要咬牙坚持. 谈到 做生意的坎坷, 李海平深深地吸 了一口气.

2007 年,李海平注册资金1200 万创办了甘泉精铭工程技 术服务有限公司, 从事油井工程 技术服务、 材料销售、 钻井、 固井 等工程.初涉钻井行业, 因为技 术落后, 管理欠缺, 损失资产高 达500 多万元.然而, 失败并没 有将这位敢闯敢干的陕北汉子 击垮, 他在失败中汲取教训, 不 断提高技术水平, 完善管理模 式, 一步步稳扎稳打, 帮公司渡 过难关. 经过几年发展, 他的业务逐 渐扩展到榆林、 甘肃、 宁夏一带.目前, 公司共有

5 个井架, 固定资产增加到

4000 多万元, 纳税由原来的每年

30 万元发展 到120 万元, 历经风雨的李海平 终于迎来了创业路上的绚丽彩 虹. 做生意就是要学会 '

舍得'

, 失败的经历让我明白, 成功不会 一帆风顺, 但也不会屡战屡败, 一 定要有信心, 有舍就有得.无论 大小事都要有一颗平常心, 着急 也没用, 心态很重要. 望着墙上 的 舍得 二字, 李海平深有体会 说. 在创业的道路上李海平越走 越远、 越做越大, 但他始终没有忘 记家乡那些需要帮助的贫苦农 民.2013 年, 李海平投资

600 万 元注册了甘泉兴农养殖有限公 司, 在张家镇村流转土地

40 亩, 建起

6400 平方米的养殖基地. 第一年, 他一次性存栏东北绒山 羊3000 只, 可年产幼崽

3000 只, 出栏

1000 只.公司建立三年多 来, 基地运作正常, 年利润能达到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