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学冬欧巴么么哒 2016-10-13

本报记者 郁静娴 方圆核心阅读 科学轮作调结构, 配套保 护性耕作、 精准施肥等先进技 术手段, 黑土地重新焕发青春 紧跟绿色风向标, 从耕种 收到产加销, 让农产品跳出 原 字号 , 实现全链条增值 各类经营主体合理分工、有序协作,形成环环相扣的产业链条 让小农户有效对接大市场,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分享更多发展红利 日前到一个贫困县采访,遇到这样两件事.县里有两个村常年种植马铃薯,村民长期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收 益不高.两年前,两个村里的能人发起组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各自组织了百十户村民一起种马铃薯,但面向市场两家合作社发展境遇截然不同. 其中一家合作社 链接 上龙头企业,按照订单繁育指定品种,公司提供农资、技 术等服务,高于市场价收购,合作社组织种植,从种到收都没烦心事,农民种上了放心田.另一家合作社就不一样了,没有 龙头 带,农资自己筹,销路自己找,市场好时农民收入尚可,去年一遇到价格下行,大家日子都不好过,合作社理事长唉声叹气的样子至今难忘. 农户经营规模散、 小、 弱, 是很多地 方农业生产效益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提升效益离不开有效对接大市场, 实现 这一目标, 首先是扩大经营规模、 提升农 民的组织化程度.但是, 农民组织起来 了、 规模扩大了, 就万事大吉了?恐怕也 不是.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市场渠道, 规 模优势要想转化成市场优势, 可能会困 难重重. 规模优势如何才能转化成市场优势?这需要各类主体之间合理分工、 有 序协作, 建立一个从田头到市场环环相 扣的产业链条.事实上, 每类主体都有 不同的功能定位.比如田间地头的生产是农民最擅长的,就该交给农民去做.生产组织、农资统购、技术支持等事情, 一家一户农民做不了、 办不好, 则 是合作社的优势所在.开拓市场、 品牌 营销、 延伸产业链、 提高附加值等等, 则应交给龙头企业去承担.任何一环没跟上,都会影响整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上面两家合作社的不同境遇正说明了这一点. 道理简单, 做好并不容易.时下一 些工商资本下乡,就绕过合作社,替代农民种地,经营规模发展的不小,产业效益却难发挥出来, 投资失误的案例不 少.原因在于, 大多农业生产是一个经 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相交织的特殊产业,难以进行工厂化的生产,只有让生产者成为农产品的主人, 才有助于实 现精耕细作、提质增效.正因如此,家庭经营是农业的必然选择,把农户、合作社、 龙头企业等市场主体聚合到产业 链条里,实现互利共赢,才能激活现代农业活力. 打造完整的农业产业链条离不开政 府助推.政府部门应该通过财政奖补、 金 融扶持等政策, 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环 境, 吸引产业化龙头企业落户乡村, 带动 农户共同闯市场.也要支持农民专业合 作社, 发挥好它们 一头连农户、 一头连龙 头 的桥梁纽带作用, 紧密利益联结, 激活 市场, 激活主体, 充分释放发展活力.同时, 应完善公共服务, 比如在发布市场信 息、 推广科学技术、 监管产品质量等方面 持续跟进, 为产业发展夯实基础. 总之, 产业链条完善了, 各类主体分 工明确了, 农民种地的忧心事就少了, 大 伙儿分享更多农业发展红利, 才会真正 感到农业是有奔头的产业. 完善产业链让农民种上放心田晓眷镜头 镜头 镜头 镜头 经历一冬休养生息, 黑土地又热 闹起来. 轰隆隆…… 上午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