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烂衣小孩 2016-08-26

而对 公司来说, 相比原来在沿海地 区办厂经营, 现在的生产模式 劳动力成本大大降低, 发展后 劲更足. 女工: 每个月能挣三千多元 夫妻感情也比以前更好了 千佛镇距离井研县城7公里, 国道213线穿镇而过, 从小镇 的一个路口拐进村道约100米, 右边是一块块农田, 左边一栋两 层楼的民房映入眼帘, 外墙挂着 一块 井研县千佛镇就业扶贫车 间 的牌子. 车间里的设施很简单, 中间 是两张长条桌, 女工们围着桌子 各自做着手里的活路, 偶尔还讨 论下天气、 美食和育儿经. 伴随 着阵阵机器声, 车间里时不时传 出笑声. 对此, 车间负责人吴丹 并未干涉, 她也在桌旁边干活边 搭话. 正说话间, 车间外面院坝来 了一辆电瓶车, 女工雷虹停好车 后径直走了进来, 她在车间负责 打端 工作. 当天上午, 雷虹的 母亲因病需要去医院输液, 她不 放心, 便临时请了1个多小时的 假, 去医院看望母亲后, 又回来 上班. 29岁的雷虹曾经在北京、 成 都的电子厂打过工, 每个月工资 也就两三千元, 扣除开销就所剩 不多了. 为了照顾女儿, 她选择 回家. 不过, 待在家里的日子让 她觉得很无聊, 闲暇时间只有打 牌, 感觉人生没有价值, 每天虚 度光阴. 两年前, 雷虹听说附近开了 扶贫车间, 她在第一批就报名 了. 既照顾了家里, 每个月还能 挣钱. 现在她感觉每天都过得 很充实. 以前我老公在外打工挣 钱, 我在家除了照顾娃儿就是 打牌,一年打牌输掉好几万元. 女工王芳 (化名) 说, 以前 因为这事夫妻两人还经常吵架, 现在她到扶贫车间上班, 每 天没时间打牌了, 每个月还能 挣三千多元, 夫妻感情也比以 前更好了. 工作时间灵活 200多名工人在家上班 扶贫车间做的是电子元件 连接器. 吴丹解释说, 实际做起 来很简单, 主要工序就是电线套 管、 扭线、 上锡、 修线、 打端、 组装、 导通, 第一道工序可以拿回 家做, 而其他工序是连贯的, 需 要在车间完成. 不过因为电线套管需要的 人力最多, 有200多名工人都是 在家里上班, 还有不少在小镇上 开店铺的老板也兼职接活. 今年35岁的姚云香是一名 残疾人, 因从小患小儿麻痹症腿 脚不便, 曾经在织布厂上班, 每 天要工作10小时, 很累, 挣的钱 也不多, 后来织布厂迁走了, 她 就一直没有再找工作, 现在在 家门口上班, 骑车就10分钟路 程, 工作时间更灵活, 挣的钱也 更多. 这里上班最大的好处是时 间自由. 吴丹说, 车间里只有20 多个工人, 此前有个女工还直接 把娃儿和婆婆一起带到车间上 班, 边打工边照顾娃儿, 正常情 况下, 车间工人有事请假即可, 有几个机动的岗位工人可以调 配顶上. 据吴丹介绍, 在车间工作的 员工根据加工数量不同, 平均每 人每天工资40元至90元不等, 也 有很多100多元的, 有60多岁的 老人, 也有20岁的年轻人. 不过, 她的车间只招女工不招男工. 这并非歧视. 吴丹认为, 男的 可以去打其他工挣更多钱, 她想 把更多的机会留给留守的老人 和妇女. 女工们一边工作一边聊天 还能请假照顾亲人 扶贫车间如今, 看着车间发展势头良好, 村民们也干得很开心, 吴丹感到非常 欣慰. 不过, 当初创办这个田坎边的 车间却是经历了很多曲折. 今年33岁的吴丹是井研县千佛 镇新群村人, 2002年初中毕业就去 深圳打工. 2010年回到老家结婚生 子, 在儿子1岁多时, 夫妻俩为了养 家又再次外出务工. 那时老乡龚利 平在深圳创办了一家电子公司, 吴 丹便从普工做起, 再到质检、 操作 工、 修理工, 一步步当上主管. 几年 时间里, 吴丹熟悉了整个电子元件 连接器的加工流程. 直到2016年, 为了辅导儿子上 小学, 吴丹夫妇决定回乐山, 边照 顾孩子边做小买卖. 第二年, 吴丹 父亲因脑溢血瘫痪, 母亲原本就左 眼失明, 她只好回到千佛镇老家留 守照顾, 家里没有了经济来源, 丈 夫便再次出远门打工. 当时有不少闲暇时间, 却没有 工作能做, 空闲时间白白浪费. 吴丹 发现, 在老家像她这样的留守妇女还 很多, 照顾家庭就意味着不能全勤外 出工作, 大多数人都是送完娃娃之 后, 就凑在一起打麻将消磨时光. 这时, 吴丹听说龚利平回到成 都新办了一家电子公司. 如果在家 门口设个加工点, 不就能利用闲暇 时间就业, 让顾家和赚钱兼得........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