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gracecats 2016-06-16

1913 年, 美国天 文学家罗素独立研究了恒星的光谱和光度, 也找出了类似的对应关系. 我们知道, 恒星的颜色等价于恒星的光 谱, 与恒星表面温度密切相关. 崔文元说, 于是, 天文学家将温度与光度联系起来, 把 光谱型和绝对星等分别作为横、 纵坐标, 便收 获了一张非常重要的关系图――赫罗图 (由 赫茨普龙和罗素的名字共同命名) . 如果将宇宙中大量的恒星按照它们各自 的光谱型和绝对星等在赫罗图上标出位置 点, 就会发现这些 点 的分布具有一定规律 性: 从图的左上方到右下方, 它们大致沿着对 角线密集排列, 形成一条带, 数量能占到总数 的90%. 天文学家将这条带称为 主序 , 将 带上的恒星称为 主序星 . 在主序带上的恒星, 表面温度越高, 光度 就越大;

表面温度降低, 光度也随之减小. 但是, 在赫罗图的右上方, 有一个恒星比较密集 的区域, 这里的恒星光度很大, 表面温度却不 高, 呈红色, 表明它们的体积十分巨大, 被称 为 红巨星 ;

在赫罗图的左下方, 也有一个恒 星比较密集的区域, 这里的恒星表面温度很 高, 光度却很小, 呈蓝白色, 表明它们的体积 很小, 被称为 白矮星 , 是中小质量恒星死亡 后的产物. 赫罗图是研究恒星演化的重要 工具. 由于恒星内部能源的不 断消耗, 它的光度和热度 都会发生变化, 从而改变其在赫罗图中的位 置. 崔文元说, 通过赫罗图对恒星的温度和 光度进行综合分析, 从原始恒星、 主序星到不 稳定的红巨星再到白矮星, 一颗恒星从诞生 到死亡的演化过程就能一目了然. 寻找 最亮的那颗星 , 探寻 银河演化的秘密 想要窥探宇宙奥秘, 天文学家们从赫罗 图上寻找着目标. 而在数以亿颗的恒星 家族 中, OB星无疑是最 耀眼 的. 就像人类有血型之分, 如果把温度看做 一把 '

量尺'

的话, 恒星也拥有不同的 '

星型'

. 崔文元说,

20 世纪初, 美国哈佛大学 的天文学家安妮 ・ 坎农根据恒星表面温度, 按 照从高到低的顺序, 将恒星光谱分为 O、 B、 A、 F、 G、 K、 M、 R、 N、 S 等类型, 建立了 '

哈佛 分类系统'

. 所谓 OB 星, 即是光谱类型为 O 型星和 B 型星的总称, 其表面温度大约在 10000K (9726.85℃) 以上. 一般来说, O 型星是大质 量恒星, 其质量通常大于太阳的

16 倍, 直径 却只有太阳的6倍至30倍. 而B型星则是温 度仅次于O型星的大质量恒星. 如果按照温度和 性格 等给赫罗图主序 带上的恒星分成三队, 那么, 第一梯队就是为 数不多却热情似火的 OB 星, 它们质量虽然 很大, 但寿命相对较短, 相对于小质量恒星来 说, 它们就像昙........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