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施信荣 2016-03-27
咨询热线: 0577-88792929

1 2019 年江苏省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A 卷)

一、给定材料 材料一 媒介的变革改变着我们感知世界的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着时代精神与社会记忆.

潮涨潮落,逐 不去弄潮儿的身影,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与媒体变迁的脚步相互交织,彼此呼应.

1977 年, 南京的夏天格外炎热. 南京大学教师胡福明正在医院照顾生病的妻子, 酷热难耐, 难以入睡, 索性翻阅起手边的材料, 蹲着身子构思一篇一直想写的文章. 妻子出院, 文章提纲也写好了. 到8月中旬, 初稿完成.胡福明将稿件寄给了曾向他约稿的《光明日报》哲学组.几经修改,1978 年5月11 日, 《光 明日报》将此文放到头版发表,标题定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署名为本报特约评论员.12 日, 《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媒体纷纷转载.胡福明则是在一个早晨与妻子做早饭时,听到中央人民广播 电台在广播这篇文章的,他回忆当时自己的心情: 很高兴,酝酿差不多一年的文章终于出来了. 影响深 远的 真理标准大讨论 就此引发,媒体成了这场讨论的桥梁和平台.

1992 年,

88 岁高龄的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南行, 并发表重要讲话. 当年的记者陈先生回忆道: 小 平同志来深圳,不报道、不接见、不题词,所以很多记者都不写了、不采访了.但我觉得他的讲话针对性、 指导性太强,决心要报道.如果不报道,将是一辈子的遗憾.

1992 年3月26 日,《深圳特区报》头版 发表了陈 先生采写的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纪实》.这篇报道用七个小短篇依序记 录了

1992 年1月19 日到

23 日邓小平同志在深圳视察的情形.当年的全国两会是在

3 月末,报纸送 到广东代表团后,各个代表团很快把报纸抢光了.这篇文章被称为 历史关头的雄文 ,将坚定改革的讯息 传遍世界.媒体再次在改革关头发挥了重要作用.

1993 年3月1日,中央电视台将一套节目的开播时间调整到了

7 点,安排了一档反映社会热点的 栏目,取名为《新太阳

60 分》.后来按照要求,改名为《东方时空》,于当年

5 月1日开播. 讲述老 百姓自己的故事 的片头语由此诞生,这句话成了一个时代的金句.90 年代许多人的集体记忆是这样的: 起床后,沐浴着晨光, 吃着热气腾腾的早餐,听着《东方时空》晨曲.这之前,中国人很少早上看电视.当年的《东方时空》 就像电视界的深圳,一种强大的感召力让大家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敬一丹、崔永元、白岩松、柴静这些 我们耳熟能详的新闻人也在《东方时空》留下了他们的影像. 《东方时空》孵化的子栏目《焦点访谈》更是在当时产生了极大影响力. 《焦点访谈》开播于

1994 年4月1日,把矛头对准社会失范行为,提倡短兵相接、立竿见影.许多群众遇到不平事无法解决,就会给 《焦点访谈》写信,最多的时候,一天能有数千份观众来信.美国《组约时报》曾评价《焦点访谈》是 每 天吸引三亿人 的电视栏目.1998 年10 月7日,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F基视察《焦点访谈》,敬一丹在 《我遇到你》一书中记录了当时的情况:在大家的注目中,总理落笔了: 舆论监督,群众喉舌. 白岩松 站在总理后面鼓起掌来.总理说: 我还没写完呢! 总理又写: 政府镜鉴,改革尖兵. 演播室一片掌声, 所有的目光和镜头都聚焦在题词上. 咨询热线: 0577-88792929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