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xiong447385 2016-03-07
石头, 对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 族苗族自治州的人们而言, 再熟悉 不过了.

由于地处黔滇桂石漠化连 片贫困区腹地,这里的山是石头 山、 路是石头路、 甚至有些村民的 房子都是用大小不一的石头垒起 来的…… 石头淹没了这里的一切. 眼前的景象让记者震惊: 漫山 遍野都是白花花的石头, 哪里有路 可言?分明就是 地上长出了石头 刺 , 而要去茶马镇茶际村一组, 必 须踩着这样的 石头刺 走过. 茶际村一组是一个 困 在石 头中的苗族寨子, 已经纳入当地整 体搬迁计划. 等明年他们搬了, 这条路我 也不用再走了. 晴隆县茶马镇党 委书记袁力说. 就这样踩着 石头刺 走了 ! 个多小时,终于听到了鸡鸣犬吠, 住着 # 户苗族贫困群众的茶际村 一组逐渐映入眼帘: 牛粪遍地的小 山村, 没有一条像样的路, 一些茅 草房歪歪扭扭地 挺 着…… 像这样的村子, 如果我们不 来, 谁还会来? 袁力一边和村民们 热情地打着招呼,一边和记者说: 为了让大家安心搬出大山,基层 干部得面对面、 一遍遍和村民们算 搬迁账、 未来发展账, 不然大家凭 什么相信你? 袁力说, 老百姓的信任, 是靠 在石头山上一步一步踩出来的. 干部们在石头上飞奔, 村民们 也跟着在石头上使劲儿, 石头上架 起了脱贫致富 连心桥 . $ 月, 地处清水江河谷的贞丰 县鲁容乡纳翁村上傍组已是潮湿 闷热, 别说是干活, 走一会儿山路 汗水就浸透了衣背. 严重石漠化加上地处河谷地 带,全村几乎没有可耕种的土地, 不少村民不得不在坡度极大的 悬 崖峭壁 上耕种谋生.抬头环视四 周, 记者发现陡峭的山体上竟被当 地村民种上了一片又一片整齐的 玉米. 看着眼前在乱石山上嬉戏打 闹的骆洪飞和骆金林兄弟俩, 记 者感到又好笑又心酸―― ―好笑的 是, 在这荒山上, 几个成年人显得 笨手笨脚, 还不如 $ 年级的孩子;

心酸的是,两个孩子不知道在这 条路上跑了多少遍,如今才能如 履平地. 两兄弟住在兴义市泥凼镇老 寨村, 他们就读的梨树小学远在 % 公里以外,全校 !&

'

多个学生中, 他俩家离学校最远. % 公里, 对于平原地区或许不 算远, 但在这里却意味着要翻过两 座 无路可走 的乱石山. 我们从 &

岁就开始走这条路 了, 现在闭着眼都能走. 骆金林 说, 他们平时住校, 周五下午回家, 周一天不亮就要起床往学校赶. 令人欣慰的是,从('

!$ 年开 始, 孩子们的回家路上多了一个伴 儿―― ―小花老师. 小花老师 名叫罗忠花, 今年 (# 岁,在浙江读完大学后回到家 乡, 成为兴义市泥凼镇梨树小学的 一名乡村教师, 孩子们都亲切地喊 她 小花老师 . 记者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 睛, 又湿又滑的乱石山上, 小花老 师穿着 $ 厘米厚的松糕鞋如同跳 舞一般轻盈而过. 这种山路你不 能使劲儿踩着, 越使劲儿越容易滑 倒, 要轻轻地点着走. 一起走在山路上, 小花老师和 记者开玩笑: 每次看朋友圈, 同学 们在大城市越来越时髦, 我在大山 里却越来越壮实, 但教育可能是阻 断代际贫困的唯一途径, 只有把孩 子们教好、 陪好, 他们才有能力走 出大山, 看看外面的世界. 陪着孩子们在山路上每走一 步, 离我的愿望可能就更近一点. 小花老师说, 她希望这是最后一代 在石头路上求学的孩子. 据新华社贵阳 月 日电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 节,贵州省铜仁市碧江 区大明边城景区举行抢 鸭子、赛龙舟等系列民 俗活动, 共度端午. 图为 人们在铜仁市碧江区的 锦江河中抢鸭子 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砥砺奋进的五年 中国新闻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