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雷昨昀 2016-02-27
[收稿日期]

2015 06

08 [基金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 NCET

12 0327)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项目( 20720140001) [作者简介]张传国( 1972― ) , 男, 山东临沂人,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博士, 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

曲旭芹 ( 1989― ) , 女, 山东烟台人,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生, 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口、 资源与环境经济.

国民经济 中国与俄罗斯的贸易生态足迹研究 张传国, 曲旭芹 ( 厦门大学 经济学院, 福建 厦门361005) [ 摘要]利用生态足迹核算方法研究中俄两国贸易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以2003―2012 年中 国海关统计数 据为样本, 对两国在该时期内贸易生态足迹的结构及动态变化进行实证研究, 结果表明: 中俄双边贸易具有较强的 互补性, 中国主要向俄罗斯出口耕地、 水域和林地的生态足迹, 从俄罗斯进口林地、 水域和化石燃料用地的生态足 迹.在中俄贸易中, 中国长时间处于贸易生态盈余状态.中俄贸易使得中国间接地利用了俄罗斯的生产性土地面 积, 缓和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与生态资源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 这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中国 应进一步深化与俄罗斯的经贸合作, 优化进出口结构, 以实现双方互利共赢. [关键词]贸易生态足迹;

中俄贸易可持续发展;

中俄经贸合作;

绿色GDP;

进出口结构;

中俄区域经济合作 [中图分类号]F752

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 8750( 2016)

01 0003

08

一、引言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的共识, 对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测算和评价是该领域研究的重点问题, 为此对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分析方法也出现了很多, 例如绿色GDP、 真实发展指标等, 其中生态足迹分 析法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方法.生态足迹分析法由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Rees 及其博士生Wacker nagel 于20 世纪90 年代初提出, 该理论依据人类社会对土地的连续依赖性来定量测度可持续发展状 态[

1 2].当前, 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国际贸易的发展使得生态资源的跨国转移日渐频繁, 因此借用生态足迹分析法研究贸易生态资源转移对一国生态环境及其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显得尤为 迫切. 中国和俄罗斯作为毗邻而居的两个大国, 自1992 年建交以来, 双边贸易持续平稳较快发展, 贸易 额从1992 年的58.

6 亿美元增长到2012 年的882.

1 亿美元, 增幅逾14 倍.自2010 年起, 中国已连续 三年成为俄罗斯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俄罗斯成为中国的第九大贸易伙伴.当前, 中俄经贸保持着良好 的发展势头, 双方的合作地域从边境毗邻省区向外不断扩展延伸, 我国东南沿海及南部省份与俄罗斯 的经贸关系也日益密切, 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合作领域不断拓宽, 目前已形成了边贸与农业、 林业、 矿产、 建筑以及生产加工等各个领域共同合作发展的新局面. 由于中俄两国在技术水平和资源禀赋方面存在差异, 因此中俄贸易之间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其中两 国初级产品之间的互补关系最为明显[ 3].贸易活动不仅能够引起资本与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流动, 还会 导致区域资源的重新配置.因此, 我们认为采用贸易生态足迹方法研究中俄两国的贸易现状和区域生 态足迹转移问题对两国进一步优化进出口结构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