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xwl西瓜xym 2016-02-16
台湾教育评论月刊,2014,3(7) ,页67-71 资讯科技运用 主题评论 第67 页Adobe Presenter 多媒体排球基础动作教材之设计 陈燕磁 高雄市旗津国小教师 高雄师大学教育学系硕士生

一、前言 排球(Volleyball)於1895 ?美国 麻?霍尔约克市(Holyoke)青?会威 ?.

摩根(W. J. Morgan)所发明. ?经百余?的发展与蜕变,直到

1964 ?东京奥运会将排球?入正式比赛项 目,?入奥运比赛项目后,普遍受到 世界各国所爱好,喜好排球运动的人 口逐渐增加. 排球运动历经超过一百余年的推 行,现今国际排球总会在世界各地已 有超过一百四十多个会员国,排球运 动广为世人所喜爱.在台湾地区排球 运动风气鼎盛,各地几乎每个月都有 大小不一的比赛,学校发展排球运动 所受到的内外限制也较小,每一个人 在求学过程中,一定都接触过排球, 也曾亲自打过排球. 排球在国内是一项普及的运动, 喜爱观看排球比赛的人不少,然而能 真正参与、享受排球运动的人却不 多,原因就在於排球的基础动作并不 简单,入门的门槛较其他球类更高. 要能真正体会排球运动的趣味, 首先得先要打得到球.但多数人一开 接触排球,可能只打了一两下,球便 四处飞去,接下来就落入击球、捡球 的无限循环中,由此要真正体会排球 运动所带来的乐趣,著实不易. 初学者最难以克服的问题,便是 在动作的模仿.传统的示教学多由 授课教师在球场上实际将击球动作加 以操演,让学生观察模仿.然而要能 模仿教学者的动作,首先得凭藉著自 身的动态视觉,分析教学者所示的 连续动作,在取得清楚的视觉讯息 后,方能开始模仿.然而初学者所具 备的动态视觉能力皆有个别差异,击 球时的连续动作对某些初学者而言可 能一闪即逝,更遑论还要将动作加以 分解.要辨别示者的动作形态与操 作要领,可谓是难上加难.

二、设计背景

(一) 现行课程内涵 因应九年一贯课程的实施,原本 的体育与健康教育合并为「健康与体 育学习领域」 ,而体育课的授课时数不 增反减,由原先三节课减为现在每周 只有两节.变更后的课程,除了减少 学童运动的时间,亦可能对学童的体 适能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体育课 的任课教师能否针对课程做更有教学 效能的设计与安排就更加重要了. 学童第一次接触体育教学的经验 很重要,可能影响其往后对体育领域 的兴趣与发展.随著体育课减少,教 师授课时数不足,学校也出现愈来愈 少体育专任教师的现象,时常见到体 育课由班导师或代课教师兼任的情 台湾教育评论月刊,2014,3(7) ,页67-71 资讯科技运用 主题评论 第68 页形.但是教师专长各有不同,要能碰 上一位对体育学有专精的教师就得碰 运气,也因此学生能否对各运动项目 多所涉猎也就难以苛求了.在无法全 面安排体育专任教师授课时,如何能 针对师生需求,设计浅显易懂、能广 泛运用的排球课程就显得格外重要. 好的课程能使人们在接触后,不知不 觉进入其领域,从游戏中领悟到运动 的实质内涵. 平常体育课所上的排球课程,应 能适合所有的学生程度,并能引导学 童自主学习排球运动.我们希望无论 学生是否曾接触排球,都能因课程的 设计,让学生在游戏中渐渐吸收排球 各项知识与技术,进而喜爱排球.

(二) 教材内容选取 排球运动要能进行至比赛阶段, 应习得的相关知识技术包含:比赛规 则、用具及场地规格、专有名词(如自 由球员、持球、漂浮球…)、技术分析 及战术运用等.然而为避免介绍的内 容过多而导致杂乱失焦,或冗长枯燥 等,本创作将内容部份著重於基本动 作技术教学. 排球运动的基本技术包含:发球、高低手传球、扣球及拦网.而一 般排球赛的进行程序,通常是由发球 开始,透过接发球、举球后再实施扣 球攻击,在攻击的同时对则实施拦 网,配合防守救球再举球,实施另一 波的扣球攻击,如此反覆进行至球赛 中断 (陈进发,1994) . 其中, 「传接球」依动作部位高低 又可分为「低手传接球」 、 「高手传接 球」 (托球) ;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