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lonven 2016-02-03
刘秀平 0531-85193576 ncdzwotu@163 .

com 2014年12月29日 星期一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 文艺和文学的诸多谈话和讲话中, 有关古典诗文的论述,特别让我感 动与感慨.他于第30 个教师节前夕,到北京师范大学与老师和学生 座谈时表示,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 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认为应 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几天之后,他在出访时,又在飞机上与随 行的记者谈到, 古诗文经典已融 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 因.我们现在一说话就蹦出来的那 些东西,都是小时候记下的.语文 课应该学古诗文经典,把中华民族 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 如何将经典嵌在脑子里?我认 为从小抓起,死记硬背是最好的办 法.小时候背诵古典诗词特别是散 文相对吃力,但那时背过的东西终 生不忘,并且潜移默化地成为自己 无意识的一部分. 我背的第一首诗是 锄禾日当 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 粒皆辛苦. 当时大概有五六岁, 只会说、不会写,只是像唱歌似地 哼出来罢了,也闹不清 日当午 、 盘中餐 是怎么个意思, 却记住并明白了 粒粒皆辛苦 , 并初步奠定了 节俭 的意识或观 念,吃饭的时候,掉了饭粒或煎饼 渣能拾起来吃了. 待到初高中阶段,真正学起古 典诗文的时候,也不是所有的诗句 都能理解并记住,特别一些现在很 少用到的字词或典故很难记,也不 好懂,但总有几句让你念念不忘. 比方,背诵《曹刿论战》,让我记 住了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背《捕蛇者说》,记住了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 突乎南北;

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 得宁焉. 背《岳阳楼记》让我记 住了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乐而乐. 等等. 孔子说: 不学诗,无以言. 又说, 诗,可以兴,可以 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 远之事君;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读诗,可以培养联想力,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锻炼合 群性,可以学到讽刺的方法.近之,可以运用其中的道理来事奉父 母;

远呢,可以用来服事君上;

而 且可以多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 孔子说的 诗 ,指的是《诗经》.他强调了诗在做人上的教化 作用.林语堂也说,诗歌是中国人 的宗教.中国传统文化、传统美德、传统伦理的精髓,差不多都集 中在那里面了,诸如 仁义礼智信 、 温良恭俭让 ,等等.学习古典诗词,是中国人成长的必须,更是作家写作的必须. 美是诗的本质.读一点古文, 背一点诗歌,不仅能开阔视野、学习语言,而且在咀嚼英华的过程中, 必然同时承受到五千年深厚文 化的熏陶, 丰富文化素养. 优秀的诗 文能以其抒情之美、 技巧之美来感 染人、 陶冶人、 震撼人和征服人. 就我个人的写作而言,对我的 语言习惯影响最大的就是古代经典 诗词,比方它的流畅、凝练、贴切、优雅,讲究语言的节奏与诗意,可以让人感受到语言的音乐美 或韵律美等.一句话,我对语言的 特别讲究,特别敏感,看着哪句话 不通就不舒服,即是古典诗词及散 文对我的影响. 《红楼梦》中有一个 香菱学 诗 的著名篇章.香菱的老师是林 黛玉,而黛玉的教学即以阅读感悟 为基础.黛玉告诉香菱, 什么难 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 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 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 都使得的. 又说, 第一是立意要 紧. 若意趣真了, 连词句不用修饰, 自是好的, 这叫做 '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