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棉鞋 2016-01-31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单位代码:83201 联系人:刘老师 联系

电话:(010)68198919 通信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高地南街

1 号研究生院 邮政编码:100076 E-mail: htyyyzb@163.

com

一、单位简介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又名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 研 究院 )成立于

1957 年11 月16 日,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航天事业 的发祥地,是我国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导弹武器和运载火箭研制、试验和生产基地. 研究院下属

13 个中央在编事业单位,3 个预算内企业单位,9 个非法人实体机构,4 个 全资公司,5 个控股公司(含2个上市融资平台),16 个本部部门和

1 个特设机构.占地面 积12028 亩,科研生产建筑面积约

220 万平方米,按照 1+3+1+X 布局,包括一个核心区 (南苑),三个产品基地,一个综合基地(河北固安),若干个军民融合、航天技术应用产 业园区.现有从业人员 3.3 万人,其中两院院士

7 人,博士

1200 余人,硕士超过

6000 人. 资产总额 1037.95 亿元. 作为中国航天第一个研制基地,研究院诞生了我国第一枚导弹

1059 ,完成了我国首 次 两弹 结合任务,发射了我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为我国 两弹一星 事业做出了突出 贡献.研究院成功研制了系列导弹武器,奠定了国家战略安全基石.成功研制了

12 种长征 系列运载火箭,具备发射近地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地球静止轨道等多种轨道载荷的能力. 成功实施了以载人航天工程、 探月工程、 北斗工程等为代表的国家重大工程的运载火箭发射 任务,为实现中国航天三大里程碑跨越做出了突出贡献. 研究院始终践行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 依托航天先进技术, 大力发展航天技术应用及 服务产业,以共享理念打造 航天+ 产业服务平台,在军民资源共享、央地协同、商业航 天等方面发挥示范作用,在煤气化、特种车辆、航天检测等领域始终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在 新能源新材料、 智能制造和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不断取得突破, 为富国强军和满足人民美好 生活需要贡献航天力量. 在航天事业的伟大实践中,研究院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 自力更生、艰苦奋 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 的航天传统精神,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的 两弹一星 精神和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 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的载人航天精神,形成了 永不停步、永攀高峰、永保成 功、永创一流 的 四永 精神和 顽强、毅力、忍耐、坚定 的院魂. 研究院培养造就了一批中国航天事业的领军人物,包括

6 位 两弹一星 元勋、31 位 两院院士、2 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以及

2 名 大国工匠 称号获得者,被誉为航天 高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的 黄埔军校 . 研究院从

1981 年开始招收研究生,是国内最早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单位之一,经过三十 多年的发展,建立了具有航天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形成了具有航天特色的教学体系,以 及学科专业、管理体制配套齐全的硕士、博士和博士后人才培养体系.研究院现有 航空宇 航科学与技术 和 控制科学与工程

2 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仪器科学与技术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机械工程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兵器科学与技术 、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和 控制科学与工程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