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cyhzg 2016-01-06
2019 年4月24 日 星期三 责任编辑 董健综合新闻 从产粮大县到农业强县的不懈探索 吉林榆树: 新农人 改变黑土地 新华社长春

4 月23 日电(记者陈俊 、 刘硕) 黑土地上先进的农业机械轰鸣驶过, 采摘园里 的瓜果秧苗茁壮生长, 农产品加工生产线高速 运转……正值东北春耕时节, 记者在位于吉林 省中北部、 松辽平原腹地的榆树市蹲点调研时 发现, 这个产粮大县正不断 强筋壮骨 , 在黑土 地上探索现代农业综合发展之路.

农机 革命 高效率 养地 革命 可持续 以前种地费工费力, 效率慢只能干着急. 从20 世纪

70 年代就开始种地的榆树市弓棚 镇三太村种地 老把式 张振宽说, 他刚开始种 地时机械化程度很低, 仅有一些拖拉机等简单 机械可以用, 一垧地需要

8 个人种一整天才能 种完, 除草等田间管理的活儿更累人. 这些年, 张振宽一点点见证了巨变的发生: 从最开始的小马力拖拉机, 到如今一小时种完 一垧地的 巨无霸 ;

从人力肩挑手提, 到全程机 械化替代…… 种地越来越省事儿了. 张振宽 说. 榆树市农机总站副站长张国明介绍, 在榆 树580 多万亩耕地上, 主要农作物耕种机械化 水平达到了

94 . 4% , 飞机航化播洒农药等方式 也得到广泛应用. 得益于先进技术手段和机械 的投入, 榆树在耕作方式这场 革命 中抢占了 先机, 粮食产量逐步提升并稳定在

70 亿斤水 平, 一直位于全国产粮大县前列. 产量上来了, 榆树有了更深远的考虑. 记 者在榆树市保寿镇、 于家镇等地走访时看到, 越来越多农民正参与到 养地革命 之中. 在一 些乡镇, 秸秆全量覆盖还田、 深松整地等保护 性耕作技术被越来越多农民接受. 榆树市众晟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艳 红说, 采用秸秆还田等保护性耕作模式能保肥 保水, 起到很好的抗旱效果. 在去年一场

60 多 年不遇的大旱中, 采取这种模式种植的土地经 受住了严峻考验. 记者在吉林榆树嘉隆农业装备科技有 限公司的车间外看到, 一批适应秸秆还田保 护性耕作的打浆机正在装车.总经理朱国 宽说,如今农民的养地意识越来越强,保 护性耕作的机械越来越畅销,生产出来不 愁卖. 据榆树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张武介绍,为 了进一步养好黑土地,榆树还在推动高标准农 田建设改造,到今年底将有超过

80 万亩农田 达到旱能浇、涝能排、渠系管网覆盖的标准, 道路、智能化水土监测等配套设施也在建设 中. 老把式 逐渐淡出 新农人 闪亮登场 再过不到一个月, 榆树市城发乡利阳采摘 园里的

6000 多棵香瓜就将迎来第一茬果实. 采 摘园负责人赵立立说, 这些香瓜采用绿色种植 模式, 品质好, 价格高, 到了市场上很受欢迎, 销售和采摘体验加在一起收益可观. 作为一名返乡创业的 新农人 , 赵立立 从最开始种葡萄, 到如今拓展香瓜等品种, 及 时灵活调整主攻方向, 逐渐摸准了市场的脉 搏. 在榆树, 像赵立立一样的 新农人 越来越 多,正悄悄改变着 老把式 们闷头种地的传 统. 秸秆一部分还田利用, 一部分可以加工 成饲料用于肉牛养殖, 粪污资源经过处理后还 能变成有机肥料…… 在榆树仁合农业种养殖 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庆伟眼中, 合作社自身构 建起的 微循环 模式让他信心满满. 在榆树市 五棵树镇天雨机械种植专业合作社, 理事长丛 建今年决定投入资金建立大豆浅埋滴灌网络. 虽然投入不小, 但必须扭转完全 '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