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旋风 2015-12-11
基础教育新课程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数学教育学导论 张奠宙 李士 李俊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郑重声明高等教育出版社依法对本书享有专有出版权.

任何未经许可的复制、 销售 行为均违反 《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行为人将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和行政 责任 , 构成犯罪的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社会各界人士如发现上述侵权行为 , 希望及时举报 , 本社将奖励举报有功人员. 现公布举报电话及通讯地址:

电话: (010 )

84043279 13801081108 传真: (010 )

64033424 E - mail: dd@hep .com .cn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沙滩后街

55 号邮编:

100009 责任编辑 张华封面设计 刘晓翔 责任绘图 尹文军 版式设计 张岚责任校对 存怡责任印制 内容简介 本书用新的观点阐述中小学数学教育的理论 , 构建了新 的数学教 育体系 , 并与 正在实 验 的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相适应.书中首先叙述了中国数学教育的国际地位和文化传统 ,然后根 据20 世纪以来数学的进展 ,阐述数学观和数学教育观的变化 , 介绍国际和国内的主要数学教 育理论.在此基础上 ,对中国的现有数学教育进行分析评论 ,包括数学课程改革、 数学教学模 式、 创新数学教学、 新的数学题型、 数学的德育 功能等诸多 方面.最后 , 单独 叙述了 数学教 育 心理学的新进展 , 以及如何准备上数学课的实际操作要求. 全书体现了时代性、 国际性、 学术性 , 努力在国 际比较中探 求中国 数学教 育的特 色 ,以 求 逐步形成中国自己的数学教育理论. 本书可作为高等师范院校本科生、 研究生使 用的教材或 参考书 , 也可作 为数学 教师培 训 的教材. 图书在版编目 (CIP) 数据 数学教育学导论 张奠宙 , 李士 , 李俊编著 .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3 .1 ISBN

7 -

04 -

011996 - X Ⅰ .数张...②李...③李 数学教 学-教学研究 - 中小学 Ⅳ .G633 .6 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 (

2002 ) 第104072 号 出版发行 高等教育出版社 购书热线

010 -

64054588 社址北京市东城区沙滩后街

55 号 免费咨询

800 -

810 -

0598 邮政编码

100009 网址http :∥www .hep .edu .cn 传真010 -

64014048 http :∥www .hep .com .cn 经销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 排版印刷开本787*960

1 16 版次年月第 版印张15 .75 印次年月第 次印刷 字数230

000 定价20 .00 元 本书如有缺页、 倒页、 脱页等质量问题 , 请到所购图书销售部门联系调换.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前言21 世纪已经到来 , 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 跟上时代 , 力求创新 , 各行各业都在 与时俱进 .改革开放

20 年来 , 国民 经济翻番增长 ,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 九年义务教育体系初步建成 , 素质教育的目 标业已确立 , 创新精神成为数学教学改革的指针.改革的春风已经使大多数领 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 反观数学教育的理论研究 , 则还需要努力加快步伐.那么,在 教育创新 的征途上 , 数学教育是否可以走得更好一些、 更快一些 ?

20 世纪

50 年代从苏联翻译过来的伯拉基斯的《数学教学法》体系 , 仍在相 当程度上发生着影响.苏联时代的 数学教学法 是政府颁布的法律性文件《国 家数学教学大纲》 的说明书.该书以无可辩驳的口气、 指令性的表达 , 让读者遵 循,其中没有学术性讨论 , 照办就是.教学目的、 教学原则、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好像都已完美无缺 , 学生 不必怀疑、 不必讨论、 不可更改 , 只需记住书中提供的 标准答案就行了.至于文风和使用的语言自然都是政策诠释性的句子: **是** , 必须…… , 应该…… , 教导与指示多 , 讨论与商榷少.此外 , 苏联《数 学教材教法》中 中学数学逻辑 一章 , 我们也往往照旧搬来 , 其实是不足为训 的. 近二十年来 , 数学教育界吸收和借鉴了西方的一些数学教育理念 , 在教学实 践中也积累了许多经验 , 不少专著运用了许多国外的理论成果 , 在学科建设上有 了长足的进步.但是 , 什么是 中国特色的数学教育 ? 它的国际地位如何 ? 我 们的成功与不足在哪里 ? 未来的走向如何 ? 似乎还没有给出回答.于是 , 我们 有了写作的冲动.我们想回答一些前人还没有完全回答的问题 , 以较新的角度 审视国际和中国数学教育的现状 , 力图为建设新的中国式的数学教育学教材体 系提供一点经验. 当然 , 建立体系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办到的 , 我们的工作只是一块垫脚石.本 书取名 《 数学教育学导论 》, 含有抛砖引玉的意思.写作的初衷是以学术探讨的 方式和读者进行平等的讨论 , 评论式地叙述 , 力求有自己的视角 , 不简单地重复 别人的成果.这样 , 也许会在跟上时代、 力求创新上有一点突破. 中国的数学教育实践 , 可以说相当丰富 , 但是在理论研究上 , 却乏善可陈. 本书的许多论述 , 也是经验性的、 介绍性的 , 没有实证的研究加以支撑.真正符 合国际学术规范的数学教育研究太少 , 以至本书的写作很难找到丰富的文献 , 以 资征引.真正把中国数学教育理论建立起来 , 恐怕是今后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