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于世美 2015-12-02

王朝林老师工资高一些, 但要养活 一大家子六口人.然而, 生活再艰 难再沉重, 也无法凋零他们心中 的那份高贵和浪漫. 烟油酱醋柴 米茶, 件件皆在别人家.今日再 忧忧不得, 且到后院看梅花. 一如 王朝林老师年轻时的旧作 《无题》 一诗所写. 你无论走得多么远也不会 走出我的心, 黄昏时刻的树影拖 得再长也离不开树根. 江中桂花 树就是这样, 永远摇曳在每个江 中学子和教师的心中. 心中有爱, 处处花开. 师大毕业那年

8 月, 我被分配到开化县东坑 镇 (现为杨林镇) 中学任 教.从学生到教师的角 色转换, 我的人生翻开了 崭新的篇章.满怀憧憬, 我拎着一个简易手提箱, 兴冲冲地前往学校报到. 东坑镇位于两省交 界, 是边界关口镇.建镇 于唐天佑三年 (公元

906 年) , 初名甘露镇.集镇 坐落在几个大田畈之间, 地势开阔, 目之所及, 尽 是青葱的禾苗.简陋的 店铺里不时传来商贩的 吆喝声, 熊掌50元一只,

90 元一对 的招牌赫然在 目.周围都是连绵起伏 的崇山峻岭, 分布着数万 亩的原始次生林, 郁郁苍 苍, 环境优美. 开学后, 我接手了初 二两个班的语文课, 负责 学校团总支工作.第一堂 课上, 面对一张张稚嫩的 小脸庞, 看到一双双渴望 的大眼睛, 心中油然而生 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大 多数学生显得怯生生的, 却难掩他们躁动的内心. 我逐渐进入角色, 全身心 投入到教育教学当中.英 语老师请哺乳假, 我主动 承担起英语教学任务.数 学老师外出培训, 我又兼 任数学老师.甚至连音乐 老师调走了, 我就教学生 唱歌.劳动课时, 更是与 学生打成一片, 一起肩并 肩平整操场.初为人师, 我得比其他老师多一份担 当, 多一份努力, 多一份用 心.那时精力充沛, 从来 没有叫过苦、 喊过累, 似乎 永远不知什么是疲倦. 课余之时, 经常去食 堂帮助劈柴.食堂旁边有 一棵参天古木, 像把巨伞, 遮天盖日.树下有一口老 井, 水源丰润, 永不干涸. 井水纯净清冽, 胜似甘泉, 滋养着学校一届又一届的 师生.食堂阿姨说, 喝这 井水的老师都是生儿子 的.她边说边数着在学校 里结婚的老师, 果然无一 例外.阿姨厨艺极佳, 让 我胃口大开, 我曾一餐吃 过18两饭, 这记录直到现 在学校无人刷新. 为了改善伙食, 有一 次午后自修课, 我悄悄地 带了三四个学生去校外 的杨梅河.河水淙淙, 清 澈见底, 游弋着无数的红 车公、 马口鱼和石斑鱼. 我们在浅水滩筑坝, 用稻 草覆盖在坝边, 然后驱鱼 入围, 迅速堵住缺口.鱼 群乱成一团, 纷纷躲进稻 草里和石头底下.只用 个把小时,就抓满一脸盆.看到满盆的鱼, 阿姨 脸上笑成一朵花.校长 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鱼, 一边认真地说 下不为例 啊 .过了几天, 我又捡 了两桶青蛳.阿姨顿时 愁眉苦脸, 无奈地说: 哪 有那么多的油来炒啊? 每逢周末, 我大多去 村里家访, 与家长及时沟 通联系.当地尊师重教 氛围非常浓厚, 家长们热 情好客, 经常烧荷包蛋给 家访的老师吃, 我一碗大 多6个.印象最深的是有 次去老董家.老董从部 队复员后一直在林区工 作, 他个子不高, 不善言 辞, 却硬气凌然, 铁骨铮 铮, 悉心守护着万亩山林, 敢于同偷伐的不法分子作 斗争, 后来被评为全国林 业系统劳模.我是午饭后 骑车去的, 小岭下林区就 住着他一家, 那是一个天 籁寂静般的世界.站在林 区里, 环顾四周, 林木葱 茏, 生机盎然, 如同置身于 绿色的海洋之中.我到了 不久, 他爱人随即就端上 一大碗热腾腾、 香喷喷的 荷包蛋.虽然刚吃饱, 可 盛情难却, 我还是一口气 吃了8个, 碗里剩下的4个 怎么也吃不下了.那12 个荷包蛋, 饱含着家长的 深情、 信任与期望, 一直 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 也一直激励着我勤勤恳 恳、 兢兢业业地工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一届学生的中考语文 成绩在区里名列前茅, 顿 时使我声名鹊起.第三 年, 学校团总支被团市委 授予 先进团总支 荣誉 称号, 指导的学生随笔在 市里荣获三等奖, 填补了 学校在市里评优获奖的 空白, 我也收获了满满的 荣誉感和成就感. 不久, 我被选调到县 城高中任教, 离开了那个 让我倾注心血、 也培养了 我的学校, 告别了那一段 最简单、 最快乐的青春岁 月.我还是拎着那个手 提箱, 只不过箱子里多了 8本荣誉证书. 刊头题字 王蒙 纪念 纪念改革开放 40周年11. 百年金桂飘书香 王石良 初为人师 张金华 汪雪蓉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 师、 衢州市女书画家协会主席.有28 幅作品获奖或入选由中 国美协主办的全国美展.代表作有 《橘乡春潮》 《锦秋》 《橘乡之 春》 等. 画家简介 美丽的错误 毛芦芦 穿着白背心、 西装裤, 手摇蒲扇, 立于老衢师宿 舍大门口静静凝望着马路 的那位瘦高老人, 有些眼 熟, 但不是我那英俊逼人 的许老师...... 我下了车, 慢慢朝那 大门口走去, 心想: 许老 师还没来, 我就先在这门 口等他吧! 我离瘦高老人越来越 近了, 终于认出, 他是我母 校航埠中学的一位英语老 师, 在衢州翻译界颇有名 望的, 名字就叫徐人望. 可惜, 当我去航中就读时, 他已经调走了. 徐老师! 我轻轻喊 了他一声. 你来了?很准时嘛! 徐老师笑着迎上来. 听他那么说, 我心里 咯噔了一下, 知道我打错 电话、 找错老师了. 前段时间换手机, 丢 了一些号码, 其中就有我 初中语文老师许增煌的. 一次, 我去拜访高中语文 老师王世范先生, 问他有 没有许老师的电话.王老 师说有.我喜出望外, 忙 将王老师报给我的手机号 保存了下来.没想到, 王 老师报给我的这个号码, 却是徐人望先生的.因为 徐、 许两位老师的姓和最 后一个字在衢州话里发音 差不多, 所以王老师弄错 了.不过, 我也只有在今 晚见到徐人望先生之后, 才知道王老师把 许增煌 听成 徐人望 了...... 望着热情朝我小跑过 来的徐老师, 我当然只有 将错就错了.我向徐老师 奉上了本为许老师准备的 教师节小礼物――一盒莲 子和一盒猕猴桃.本来, 我书包里还有几本书, 是 要给许老师的.因为已经 题了许老师的大名, 那就 没法送给徐老师了. 徐老师接过我的小礼 物, 挺开心的, 但眼里依然 有疑问在路灯下微微闪着 光: 你刚才说你叫毛什么 美?现在在哪里工作? 毛芳美, 在文化馆工 作! 是衢江区文化馆, 还 是柯城区文化馆呀? 徐老 师又问. 我在市文化馆. 哦, 你姓毛, 也在文 化部门工作, 那你认识作 协里一位姓毛的航中毕业 生吗?她是写儿童文学 的! 徐老师一边跟我说 话, 一边依然呈苦苦思索 状, 想从他脑中的 学生名 册 里找出一位名叫 毛芳 美 的学生来. 他根本没有教过我, 他当然找不出, 所以他的 微笑很有几分恍惚. 我只好避重就轻地自 报家门: 徐老师, 我就是 那位写儿童文学的航中毕 业生,我的笔名叫毛芦芦! 哦, 原来是你啊! 徐 老师放下小礼物, 紧紧地 握住了我的手. 我则冲着徐老师甜甜 地、 甜甜地笑了. 虽然找错了老师, 但是, 我内心却涌动着双重 的喜悦: 一是我无意间拜 访了一位我一直很敬重的 师长, 觉得很开心;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