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笔墨随风 2015-09-01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申请书 学校主管部门: 山东省教育厅学校名称: 鲁东大学 学校管理部门

电话: 0535-6641006 申报日期: 2013-1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教司制

2 填写说明 1.

申请书中各项内容用 小四 号仿宋体填写. 2. 表格空间不足的,可以扩展.

3 1. 基本情况 虚拟仿真实验 教学中心名称 工业产品三维建模与动漫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名称 /级别 (省级或国家级) 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 心/省级 批准时间

2007 年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姓名 邹海林 性别男年龄

51 专业 技术 职务 教授 学位博士 联系电话 0535-6699623 主要 职责 1.全面负责实验教学中心的发展规划;

2.负责实验教学中心的队伍建设;

3.管理和协调本实验中心的各项教学工作;

4.负责制定实验教学中心相应的各项规章制度及执行;

5.组织和开展实验教学研究工作. 教学 科研 主要 经历 1985.7-1988.12 在山东科技大学电气工程系、1989.1- 2006.3 在山东工商 学院,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2002.3-2005.6 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机电与信 息工程学院学习,获得博士学位;

2006.4-至今,在鲁东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 院工作. 主要教学任务:本科生的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图像处理,以及研 究生的模式识别,泛函分析,小波理论及应用、计算机视觉与图像处理等课程 的教学工作.主要科学研究:智能信息处理、模式识别、图像分析与处理、三 维信息可视化. 教学 科研 主要 成果 教学:山东省教学名师.主持完成的 科学技术史多媒体教学体系建设与 实践 项目获

2005 年山东省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9 年主持完成的 高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有效实践模式的研究 项目获山东省高等教育优秀教 学成果三等奖;

编著的《科学技术史概论》教材获

2009 年山东省高校优秀教材 一等奖,为国家 十二五 规划教材.2010 年负责建设的《计算机科学技术导 论》课程被评为山东省精品课程.计算机科学技术省级特色专业负责人. 科研: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 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 项,主持完成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基于多小波多分辨的 GPR 数据处理及 三维可视化问题研究 .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探地雷达地下目标 识别及三维可视化研究 .先后在《计算机科学》 、 《系统仿真学报》等杂志及各 类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

40 余篇,其中有

20 余篇被 EI、ISTP 收录. 虚拟仿真实教师 基本 情况 正高 副高中级其它博士硕士学士其它总人数 平均 年龄 人数

7 21

40 30

38 68

38 占总人 数比例 10% 31% 59% 44% 56%

4 验教学中心实验 教学 情况 实验课程数 面向专业数 实验学生 人数/年 实验人时数/年916

2400 12600 2. 建设内容 2-1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概况 为了适应国家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和信息产业发展的需要, 更好地培 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2009 年7月,我校在山东省计算机 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的基础上成立了工业产品三维建模与动漫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中心.中心面积

4700 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

3200 多万元,建成了:机械设备组 装与维修仿真实验室、 计算机三维建模实验室、 动漫设计实验室等高性能虚拟仿 真实验室. 几年来,中心从社会需求出发坚持 科学规划、共享资源、突出重点、提高 效率、持续发展 的指导思想,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 建立和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和未来科技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体系, 在课程体 系设置、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校地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实训基地等方面进行 了深入研究和探索. 与烟台杰瑞网络商贸有限公司、 烟台东方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烟台威尔数据有限公司、烟台拓维集团、中国软件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华东电 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训基地. 中心建设重点围绕三个 创新工程 展开, 一是运行机制创新, 通过校地合作、 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基地,形成了 政府主导、校企参与、真诚互信、优势互补、 互惠互利 的有效运行机制;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