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glay 2015-07-15
本报记者 阮蓓 中学毕业就外出打拼, 攒下第一桶 金后返乡开办国内第一家溶洞餐厅;

成 立农民促进协会解放思想, 带领老百姓 集资修路、 外出取经、 入股实业, 带动当 地实现物质脱贫精神致富.

张赞, 一位 出生于国家级贫困县偏远山村的普通农 民, 放弃大城市的 灯红酒绿 , 用愚公移 山的精神参与家乡建设, 为当地农旅融 合、 产业扶贫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 靠山吃山 天然溶洞亮出特色招牌 赤水河畔一洞天, 是坐落在四川泸 州市古蔺县省道古习路边的 赤水河公 社 给人的初见印象.

2007 年, 古蔺县二郎镇龙滩村村民 张赞在经历了大都市辛苦打拼后回到家 乡, 郎酒厂、 习酒厂、 茅酒厂等几个大企 业的飞速发展让他捕捉到一丝商机: 何 不围绕特色产业办农家乐?确定发展思 路后, 一个离太平古镇

7 公里、 郎酒厂

5 公里的天然溶洞进入张赞视野. 这里交 通便利, 如果能将溶洞景观与就餐环境 有机融合, 肯定能成为一大旅游亮点. 张赞告诉记者, 虽然当时人烟稀少, 但务 工多年的经验让他深知抢占市场先机的 重要性, 先把特色招牌 '

亮'

出来, 再在 发展中等待市场的慢慢成熟. 于是张赞与好友合伙, 投资30万打 造出国内第一家溶洞餐厅――赤水河公 社, 并于当年 五一 节正式开业, 随即便 凭借独一无二的天然环境一炮打响. 天 气好的时候必须预约, 否则等上

2、 3个小 时都不一定有位子. 张赞介绍说. 由于溶洞的特殊性, 所有设计施工 张赞都亲自上场, 在创业初期吃尽了苦 头. 从规划到动工期间, 我们既是设计 人员, 又是技术人员, 还是小工, 甚至差 一点付出了生命代价, 回想这些辛劳, 他依然表示不后悔: 我想把在外学到的 先进理念和发展模式带回家乡落地生 根, 为改变穷乡僻壤的面貌尽一份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1 年, 一个镶 嵌于陡峭绝壁中的赤水河公社休闲部诞 生了, 涵盖棋牌、 茶座、 会议室、 KTV、 住 宿及生态鱼养殖等, 并与已开发的公社 餐饮部相连, 总投资300余万元, 总经营 面积超过1300平方米. 公社严格执行不 掺假、 不短斤少量, 使用一次性锅底.如 有掺假行为, 一经发现店员会被处罚. 张赞告诉记者. 靠着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获得顾客 的高度认可, 公社逐渐进入发展的 快车 道 : 2010年成为古蔺县旅游协会常务理 事单位, 2011年被四川省评为二星级特色 农家乐, 2014年晋升为三星级, 2012年被 县药监局评为食品安全示范单位, 2015年 菜品 洞洞鱼 荣获古蔺美食节金奖,

2016 年被泸州市餐饮协会评为全市餐饮名店, 2017年被评为四川省级乡村民宿达标户. 由于赤水河公社的入驻, 原本无人 居住的溶洞周边, 开始变得热闹起来. 最早只有我们2户人住在山下, 用电没 有变压器, 只有照明灯, 连生活基本需求 都不能完全满足, 村民范应文、 范应美 亲眼见证了随着公社发展, 人气 在当 地聚集的过程: 企业到来改善水电利用 困难后, 其它12户贫困户也纷纷从不通 水、 不通公路的原住地搬来此处, 形成了 有上百人口, 水电保障、 出行方便的新型 小区. 一边在公社打工, 一边种植绿色 蔬菜定向销售, 每年增加收入近万元. 范应文说. 受益均等 人人都有参与感 一次偶然的机会, 张赞发现自己的 出生地龙滩村良田撂荒严重, 全村不是 留守儿童就是空巢老人, 儿时记忆中的 美丽家乡变了样子. 一定要为家乡再做 点啥! 经过反复思考, 张赞在老家柏杨 坝成立了一个农民促进协会, 组织村民 们理清发展思路, 并倡导新修了一条2公里 产业促进路 , 将不通村组的几条断 头路接通.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