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Mckel0ve 2015-07-11

紧接着,第一上海证券举牌丽珠集团 B 股,这是第一次券商以资产配置为目的 的举牌;

2005 年3月和

4 月,社保基金密集举牌

4 次,分别是大商股份、佛山照明、宇通客车、中材国际,这 是国家队在资本市场的首次举牌;

2005 年6月,公募基金华安基金举牌金融街,这是公募基金首次举牌.回顾 这些被举牌的公司,无不是高成长、高盈利的典范,也反映了机构投资理念逐渐成熟,资本市场给予机构投资者 的回报也是非常可观的. 股改后,以产业资本为主的机构投资者开始在证券市场攻城略地.也出现了许多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案例, 例如,银泰系之百大集团、茂业系之渤海物流、雅戈尔之工大首创以及宝安之海南椰岛,这些产业资本大部分是 瞄准了控股权,以产业并购者的角色出现.在这个阶段,产业资本仍是国内证券市场上最活跃的举牌力量,其他 机构投资者,如保险、公募、社保和券商等由于政策制度的限制较多,不常参与到举牌中,比如,我国有规定基 金公司旗下所有基金合计持有单只股票的份额不能超过总股本的 10%,基本限制了其参与举牌的空间. 此时,国内并购基金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海外,除了产业资本外,并购基金也非常活跃,像黑石、KKR、新 桥等,往往通过购买上市公司股权获得上市公司的控制地位,长期经营并实现投资收益,适时溢价转让控股权实 现退出.但在国内,并购基金发展较晚,尤其是以二级市场并购为主的私募股权基金更少.在这个阶段,私募股 权投资基金仍是以 Pre-IPO 的运作模式为主,较少参与二级市场举牌.因此,国内并购重组的主力军一直是产业 资本.另外,在我国股市的审批发行制度下,出现了特有的 壳资源 现象,这也是产业资本争相追逐的重要原 因,举牌上市公司并不是因为看好上市公司的资产,而是为了往上市平台注入新的资产实现借壳上市. 证券研究报告 举牌 专题

6 1.3 第三阶段(爆发期) :2014 年至今 近两年,举牌事件频频发生,举牌的主体也更趋多元化.特别是并购市场的繁荣激起了许多私募股权基金通 过举牌来推进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兴致. 金融改革和金融监管的放松也使得举牌队伍逐步壮大, 典型的比如险资. 一般来说, 二级市场举牌收购目的有三个: 一是并购重组, 获得控股权或话语权, 以进一步推进企业的并购重组, 包括 壳资源 的利用;

二是长期战略投资,对公司的长期发展看好,不以控股为目的,以长期战略投资者身份 参与公司经营或并购活动;

三是短期投资收益,出于估值或事件驱动等原因以短期投资收益为目的. 总体来说,我们认为推动本次举牌浪潮的原因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 (1)内在动力:经济转型阶段,企业自身对并购重组的迫切需求吸引举牌方的介入. 经济转型期,企业迫切需要通过并购重组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目前,经济周期已经进入结构调整阶段,整 体来看各行业集中度比较低,亟需进行资源整合.部分行业(特别是传统行业)产能过剩严重,需要通过产业并 购来梳理上下游资源,实现业务转型升级.另外,成长型企业的竞争环境也日趋激烈,需通过并购实现外延式扩 张来实现公司的持续增长.火爆的并购重组市场为举牌方提供了未来进行资本运作的肥沃土壤. 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企业兼并重组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2014)显示,我国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