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XR30273052 2015-06-13
2019 年甘肃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信息采集表 高校名称:兰州工业学院 主管部门:甘肃省教育厅 专业名称:电子信息工程 专业代码:

080701 专业类: 电子信息类 专业负责人: 龚成莹 联系

电话:18919080772 甘肃省教育厅制

1 填表说明1.

采集表填写内容必须实事求是,表达准确严谨.填报 内容不得有空缺项,如无内容应填 无 . 2.采集表须填写电子版,并提交至评审网页. 3.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作为佐证材料在申报时一并提交. 4.报送单位在高校评审推荐后,将信息表和汇总表打 印,加盖公章后,于6月10 日前报送省教育厅.

2 目录

一、所在高校基本情况

二、报送专业情况 1.专业基本情况 2.专业负责人基本情况 3.近3年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升学)情况 4.近3年本专业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和支持情况 5.专业定位、历史沿革和特色优势 6.深化专业综合改革的主要措施和成效 7.加强师资队伍和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主要举措及成 效8.加强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9.毕业生培养质量的跟踪调查结果和外部评价

三、下一步推进专业建设和改革的主要思路及举措

3

一、所在高校基本情况 学校名称 兰州工业学院 学校代码

11807 学校办学 基本类型 部委院校?地方院校 部省合建高校 ?公办 民办 中外合作办学 在校本科生总数

8506 人近3年年均本科招生数

2345 人 专任教师总数

473 人 专任教师中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比例 50.20% 生师比 20.7:1 具有硕博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 77.20% 推进高水平本科 建设整体情况 (落实 以本为本、四个回归 、推进 四新 建设、完善 协同育人和实践教学机制、 培育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质量文 化等,1200 字以内) 学校目前共有普通本科专业

31 个,建立了以装备制造 业、建筑业、信息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等专业 集群为支撑,以服务甘肃装备制造业为主体,与地方新兴产 业对接、优势突出的专业体系,专业涵盖工学、管理学、经 济学、文学、艺术学等

5 大学科门类. 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全 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坚持 以 本为本 ,把本科教学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教育教学 的基础地位,着力建设高水平教学系统,加快建设一流本科 教育;

以 四个回归 为基本遵循,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基本 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激励学生刻苦读书学习,引导教师潜 心教书育人, 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 者和接班人. 围绕甘肃省战略新兴产业升级,以需求为导向,明晰应 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合理设置模块课程, 健全课程动态调整机制和课程内容更新机制, 完善课程质量 评估制度,淘汰 水课 ,打造 金课 ,增加学习挑战性, 传导学习压力,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增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4 培养学生宽厚的基础知识与精湛的专业技能,加强人文艺 术、 体育、 美育和劳动教育, 提升学生健康素质和审美能力. 强化青年教师导师制度和青年教师助讲培养制度, 充分 发挥名师、团队传帮带作用,帮助青年教师能够站稳讲台、 站好讲台.采取学历教育、培训、行业锻炼、进修等方式, 进一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发展潜 力的 双师双能型 骨干教师.加强实践教学队伍建设,保 障实践教学队伍稳定. 加强与地方、行业(企业)的联系,创新体制机制,共 同建设本科实践教学基地.优化和丰富实践教学内容,构建 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推进信 息技术与实践教学深度融合,提升实验室网络化、智慧化管 理水平.加强实践教学的质量过程监控管理,完善实践环节 考核机制. 加大课程教学改革力度, 支持教师开发专业优质教育资 源,促进一流本科专业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发挥示范引领 作用.积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 代技术在教学和管理中的应用,努力形成 互联网+高等教 育 新形态.进一步加大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 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项目)等教学资源平台的申报与建设 力度. 建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拓展应 用型人才培养途径,探索 嵌入式 订单式 校地校企 合作式等多种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校企共同制定培养标 准、 共同完善培养方案、 共同构建课程体系、 共同开发教材、 共同组建教学团队、 共同建设实习基地、 共同实施培养过程、 共同评价培养质量. 学校围绕 打造一流本科教育 的发展目标,按照 改 造传统专业,巩固优势专业、打造特色专业、发展新工科专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