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被控制998 2015-05-10
东北师范大学 本科教学实验室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2019 年度) 申报单位: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项目名称: 基于人工智能的信息处理实验室 项目类型: 完全新建 (指完全新建、升级换代、设备数量扩充) 拨付经费

325 万元 自筹经费

10 万元 项目联系人:李辉 联系

电话:13069048977

2018 年12 月 教务处制

2

一、项目组成员分工 序号 姓名 职称 分工

1 周东岱 教授 实验室整体规划

2 魏来 副教授 信息搜索分析实验设计

3 渊伟 副研究员 实验中心整体设计

4 郑燕林 教授 整体实验设计与教学指导

5 周治国 副教授 计算机创新实验、大数据实验设计

4 李辉 副教授 实验室建设及人工智能实验设计

7 刘志勇 副教授 大数据、软件工程实验设计

二、本项目建设必要性、目标和内容 2.

1 建设必要性(从学科专业发展、专业培养方案、实验开课现状 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阐述) 2.1.1 学科专业发展需要 当前,智能化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智能化与人工智能新技术引发了新产业 和新工科的兴起.迫切需要建立与其相适应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和学科体系,培养 人 工智能+X 的拔尖创新人才和卓越工程人才.学校十四次党代会提出了要建设成为世界 一流师范大学,双一流建设中也提出打造新兴交叉学科增长的目标. 为了实现学院内涵发展,建设与世界一流师范大学相适应的信息学科,学院提出了 在 信息 的学科基础上,以 智能 为学科方向特色,以 教育 为领域特色,即以 智能科学与技术及其教育领域融合创新为学科特色,建设 智能科学与技术 特色学科 的目标定位.通过对 智慧学习的智能科学理论、方法、技术与平台 的学术问题攻关, 助力我国实现有质量的教育公平. 2.1.2 专业培养方案的需要 学院有

5 个本科专业,分别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教育技术学、图书馆 及信息资源管理.根据学院新的专业发展方向要求,各专业形成了新的专业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智能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熟悉智能系 统与工具设计与开发流程,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与实践能力的领域专门人才及从事相关研 究的拔尖创新人才.软件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利用智能理论、方法与工具进

3 行软件分析、设计、开发与维护的能力,能够从事工程项目的智能化设计、组织与管理 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教育技术学以培养能够在中小学从事人工智能教育和智能化教育 信息技术相关工作的卓越信息技术老师为目标,实施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职业教育、理 论与实践有机融合的专业教育.图书馆学增加了智能化知识精准服务的人才培养方案. 信息资源管理专业要求学生具备综合运用计算机科学和应用数学的知识,分析与处理大 数集的能力,同时具备智能信息处理的能力.从我校专业设置情况分析,除我院

5 个专 业以外,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物理与心理学等专业,都有对人工智能相关教学与 科研的需求.但目前我们并不具备专业化的实验课程设置以及相应的实验、实训环境. 因此,改善实验条件、加强硬件资源与师资力量的投入成为必然. 2.1.3 社会发展的需要 目前全国各类高校已陆续开始围绕人工智能专业建设展开研究并申报人工智能专 业,截止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