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XR30273052 2015-03-31

4 评价指标体系 钢铁企业(高炉炼铁)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技术要求内容见表 1.

3 表1钢铁行业(高炉炼铁)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技术要求表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项 权重值 序号 指标项 分权重值 Ⅰ级基准值 (1.0) Ⅱ级基准值 (0.8) Ⅲ级基准值 (0.6) 生产工艺 及装备 0.30

1 高炉炉容 0.24 4000m3 以上高炉,配置率≥60% 3000m3 以上高炉,配置率≥60% 1200m3 以上高炉,配置率 100%

2 高炉煤气干法除尘装 置配置率,% 0.15

100 ≥60 ≥25

3 高炉煤气干法除尘配 置脱酸系统,% 0.06

100 ≥65 ≥50

4 高炉炉顶煤气余压利 用(TRT 或BPRT) 装置配置 0.15 TRT 装置配置率 100%,发电量 ≥45kWh/t 铁;

或BPRT 装置配置率 ≥50%,节电量≥40% TRT 装置配置率 100%,发电量 ≥42kWh/t 铁;

或BPRT 装置配置率 ≥30%,节电量≥30% TRT 装置配置率 100%,发电量 ≥35kWh/t 铁;

或BPRT 装置配置 率≥30%,节电量≥20%

5 平均热风温度,℃ 0.18 ≥1240 ≥1200 ≥1160

6 除尘设施 0.11 物料储存:石灰、除尘灰等粉状物 料,应采用料仓、储罐等方式密闭 储存,其他散状物料密闭储存;

物料输送:散状物料密闭输送;

生产工艺过程:高炉出铁场平台应 封闭或半封闭,铁沟、渣沟加盖封 闭 物料储存和物料输送:散状物料密 闭储存和输送;

生产工艺过程:高炉出铁场平台应 封闭或半封闭,铁沟、渣沟加盖封 闭 物料储存和物料输送: 散状物料密 闭储存和输送;

生产工艺过程: 高炉出铁场平台应 半封闭,铁沟、渣沟加盖封闭 高炉环境除尘及矿槽除尘配备有齐全的除尘装置,确保无可见烟粉尘外逸

7 炉顶均压煤气回收 0.11 采用该技术 - 资源与能 源消耗 0.35

1 炼铁工序能耗* , kgce/t 0.18 ≤380 ≤390 ≤400

2 高炉燃料比,kg/t 0.14 ≤495 ≤515 ≤530

3 入炉焦比,kg/t 0.11 ≤315 ≤340 ≤365

4 高炉喷煤比,kg/t 0.11 ≥170 ≥155 ≥140

5 入炉铁矿品位,% 0.15 ≥60.0 ≥58.5 ≥57.0

4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项 权重值 序号 指标项 分权重值 Ⅰ级基准值 (1.0) Ⅱ级基准值 (0.8) Ⅲ级基准值 (0.6)

6 入炉料球团矿比 例,% 0.03 ≥30.0 ≥20.0 ≥15.0

7 炼铁金属收得率,% 0.06 ≥95.0 ≥90.0 ≥88.0

8 生产取水量,m3 /t 0.14 ≤0.6 ≤0.9 ≤1.2

9 水重复利用率,% 0.08 ≥98.0 ≥97.5 ≥97.0 污染物排 放控制 0.15

1 颗粒物排放量* ,kg/t 0.27 ≤0.1 ≤0.2 ≤0.3

2 二氧化硫排放量, kg/t 0.13 ≤0.06 ≤0.10 ≤0.12

3 氮氧化物(以二氧化 氮计)排放量,kg/t 0.13 ≤0.20 ≤0.30 ≤0.38

4 废水排放量,m3 /t 0.20

0 5 渣铁比(干基),kg/t 0.27 ≤300 ≤320 ≤350 资源综合 利用 0.10

1 高炉煤气放散率,% 0.40 ≤0.2 ≤0.5 ≤1.0

2 高炉渣回收利用 率,% 0.30

100 100 ≥99

3 高炉瓦斯灰/泥回收 利用率,% 0.20

100 100 ≥95

4 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 利用 0.10 配备余热回收装置并利用 - 清洁生产 管理 0.10

1 产业政策符合性* 0.15 未采用国家明令禁止和淘汰的生产工艺、装备

2 达标排放* 0.15 污染物排放满足国家及地方政府相关规定要求

3 总量控制* 0.15 污染物许可排放量、二氧化碳排放量及能源消耗量满足国家及地方政府相关规定要求

4 突发环境事件预防* 0.15 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要求,建立健全环境管理制度及污染事故防范措施,杜绝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

5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项 权重值 序号 指标项 分权重值 Ⅰ级基准值 (1.0) Ⅱ级基准值 (0.8) Ⅲ级基准值 (0.6)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