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ok2015 2014-11-27

5、沸点:98℃、 蒸发率:20%约束性指标, 氮氧化物排放量削减比例完成省下达任务约束性指标等,通 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严格环境准入、强化排污许可证制度、促进节能减排低碳、 推进污染减排精细化管理、 强化煤炭消费总量控制、 加强工业废气污染协同治理、 深化交通污染防治、严格控制扬尘污染、强化油烟污染防治、推进区域联防联控 等措施,提升大气污染精细化防控能力.届时,苏州高新区的环境空气质量将得 到极大的改善;

地表水各项评价因子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 类标准;

昼夜间厂界噪声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标准.项目建成后,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保持现状;

所在地声 环境质量能够满足功能区划要求;

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在苏州高新第二污水处理厂 总量中平衡解决,周围环境拥有一定的环境容量,环境上是可行的. 经以上分析,本项目完全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政策,选址符合高新区的规 划要求,符合 太湖条例 、 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 以及 江苏省国家级 生态保护红线规划 的政策要求,周围环境有一定的环境容量. (8)与 江苏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相符性分析 《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 (苏政发[2018]122 号)要求 深化工业污染治理 .本次项目企业无废气产生;

同 时本项目不使用高 VOCs 含量的溶剂型涂料、油墨、胶黏剂等.因此,本项目可 满足该 实施方案 要求.

19

三、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 水、声环境、辐射环境、生态环境等)

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

2017 年度苏州市环境状况公报,2017 年,苏州市环境空气中细颗粒物 (PM2.5)年均浓度为

43 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 6.5%,比基准年

2013 年下降 38.6%.苏州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为 71.5%,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 为臭氧和细颗粒物. 表3-1

2017 年苏州市空气质量现状评价表(CO 为mg/m3 、其余为 ug/m3 ) 污染物 评价指标 浓度现状 标准值 占标率(%) 达标情况 SO2 年平均浓度

14 60 23.33 达标 NO2 年平均浓度

48 40

120 超标 PM10 年平均浓度

66 70 94.29 达标 PM2.5 年平均浓度

43 35 122.86 超标 CO 日平均第95百分位数浓度 1.4

4 35 达标 O3 日最大

8 小时平均第

90 百 分位数浓度

173 160 108.125 超标 根据上表可知:苏州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一氧化 碳(CO)指标年均值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年均值的 二级标准,二氧化氮(NO2)和细颗粒物(PM2.5)、臭氧(O3)二项指标的年均 值未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年均值的二级标准.因此, 苏州高新区环境空气质量不达标,项目所在区域属于不达标区. 根据《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苏州市 十三五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 (苏府办[2016]210 号),苏州市以

2020 年为规划年,以空气质量达到优良天数 的比例为大于 73.9%约束性指标, PM2.5 年均浓度总体下降比例≥20%约束性指标, 氮氧化物排放量削减比例完成省下达任务约束性指标等,通过加快产业转型升 级、严格环境准入、强化排污许可证制度、促进节能减排低碳、推进污染减排精 细化管理、强化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加强工业废气污染协同治理、深化交通污染 防治、严格控制扬尘污染、强化油烟污染防治、推进区域联防联控等措施,提升 大气污染精细化防控能力.届时,苏州市的环境空气质量将得到极大的改善.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