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被控制998 2014-10-29

1 块1200*640*46 毫米和

7 块2400*640*46 毫米规格的石英玻璃, 提前一个月超量完成了任务, 给后期 玻璃抛磨加工、 水晶棺装配、 灯光调 试等工序留足了时间.至此, 一号 工程 水晶棺领导小组下达通知: 上 海新沪玻璃厂已经光荣完成任务!

1978 年的上海市市政府工作 报告中, 把水晶棺专用高纯合成石 英玻璃大板列为

1977 年上海市重 大科技成果之一, 上海新沪玻璃厂 也被授予 大庆式企业 称号, 并获 得了毛主席纪念堂赠送的锦旗. 水晶棺玻璃熔制成功 沉寂了三个多月的新沪玻璃厂再 一次沸腾起来: 新的熔制、 净化设备陆 续运进厂里, 源源不断的氢气、 氧气每 天被送到这里, 上海市高校、 研究所里 最优秀的专家、 教授参加玻璃质量攻 关……工人们把天然水晶磨成粉, 经 过净化处理, 在1800℃的高温下熔化, 再熔成2米多长的石英玻璃大板.经 过两个月紧锣密鼓的研制, 生产出的 石英玻璃中的气泡、 色斑大幅度下降, 但是, 气泡和色斑等问题仍然无法完 全消除.此时, 距离最后的期限还有 四个月. 在廖旭东的记忆里,

1977 年的冬 天异常寒冷.看着江苏省东海县经过 精心挑选送来的优质水晶原料, 看着 十二小时工作连轴转没有休息天的工 友被高温烘烤得又黑又瘦的面容, 想 着现场会上在市领导面前自己代表试 制组提出的各种要求都已被满足, 所 有兄弟单位都在无条件地支援着研制 工作.可时至今日, 玻璃中的气泡、 色 斑仍久攻不下, 廖旭东感到了前所未 有的煎熬.他反复问自己: 能不能按 质按量按时拿出大板? 那一年的春节, 所有职工放假一 天, 廖旭东一个人待在车间熔炉旁边 值班, 没有回家.凌晨起来, 他发现熔 制车间的大门被大雪封住了――一直 坚持的工艺路线是否也被陈旧的思想 积雪 封住了?新的出路在哪里? 此时, 他开始从根本上苦苦思索. 在与第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宋 伯庆等人反复商榷、 反复推敲后, 受 万吨巨轮由一块块钢板焊接的启 发, 在廖旭东脑海中, 新的工艺思路 一点一点清晰起来, 此时, 两个新的 试验方案产生了: 一是用高纯四氯 化硅替代天然水晶原料直接熔, 二 是生产小规格石英玻璃料砣, 热压 成块料, 磨整齐后再将块料焊接成 大块玻璃, 这样一来, 就把解决天然 水晶原料熔制石英玻璃中存在气 泡、 色斑的难题转换成超厚玻璃熔 接的难题. 大雪封门独辟蹊径 菊园新区环城路720号, 是上海新沪玻璃厂的旧址.当经过这片 废弃的厂房时, 落日的余晖静静洒在屋顶的景象, 或许会触动人们某 根怀旧的神经.然而, 大多数人不会想到, 36年前, 从这片厂房里传出 的每一声欢呼, 都曾牵扯着整个中国的神经――那一年, 毛主席纪念 堂水晶棺的石英玻璃板, 就在这里研制出炉. 那时, 谁都没有见过水晶棺.接到研制水晶棺的任务后, 面对前 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 廖旭东、 胡平等上海新沪玻璃厂的职工, 他们凭 着 宁愿豁出一条命, 也要攻下水晶板 的决心, 冲破思维的禁锢、 挑战 身体的极限,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 首次研制出了纯度达到99.9999%、 无肉眼可见杂质、 符合水晶棺规格要求的石英玻璃大板. 职工们说, 厂虽然不在了, 但是这段记忆, 永远都不会磨灭. 记者 记者 王丽慧 王丽慧/ /文文为毛主席纪念堂做 为毛主席纪念堂做水晶棺 万众一心大会战 为毛主席纪念堂做水晶棺玻 璃, 这是一个多么光荣的任务呀! 回想起当年, 今年已77岁的胡平仍 激动万分.熔接是水晶棺玻璃制作 过程中关键的一步, 水晶的熔点超 过1800℃, 必须在熔化的一瞬间完 成拼接, 胡平戴着特制的墨镜拿着 氢氧焰喷射灯紧盯着熔缝操作, 力 求不让一条接缝出问题.为了确保 玻璃拼接的质量, 熔接的同时, 旁边 还要有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