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阿拉蕾 2014-10-29

1201 转眼又一个月过去了,中期汇报也刚刚结束, 在之前的实验中我们可以说是在摸索中前进,期间 实验参数也不断调整. 不过, 经过不断努力, 我们完 成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碳纤维/碳纳米管材料制备, 并 且在载硫之后组装了锂硫电池,进行了电化学测试 和一系列表征. 过去的五月里, 我们小组主要工作是进行硫/碳 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即进行载硫实验.目前我 们分别尝试了热复合法和溶剂法.使用热复合法的 问题是载硫率不高, 只能达到30%左右. 这是远远不 够的,锂硫电池要有效的工作,其载硫率必须要达 到70%以上.而溶剂法最大的问题是由于溶剂滴加 过程的不均匀性, 复合材料中硫的分布也会不均匀, 这与目标形成均匀一致的复合材料不相符合.为了 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将滴加溶剂的仪器由滴管换成 了注射器,这能比较方便的控制滴加量.为了溶剂 更好挥发, 滴加同时对碳材料进行了40℃直接加热. 然而这样制备的复合材料组装电池效果仍然不是很 理想,有待改进. 照片3 碳纤维/碳纳米管复合材料扫描电镜图 目前我们组装的锂硫电池充放电曲线跟文献里 的很相似, 有两个放电平台, 一个充电平台, 同时第 一次放电容量达到了600 mA・ h・ g?1 , 但这与锂硫电池 理论放电容量还有很大距离.接下来我们会继续进 行实验,相信在我们的通力合作下,我们能尽自己 的最大努力, 克服一切困难, 完成我们的实验. 俗话 说: 行百里者半九十. 我们所有的成员都明白, 在接 下来的时间里我们将会有更多更细致的工作需要去 做. 结题在即, 时间紧迫, 任务诸多. 接下来, 我们 要好好利用六月的时间, 努力去完成接下来的工作, 为我们所共同努力的大创项目交上一份完美的答卷. 初见成效 张磊(指导老师:轧刚) 创新

1301 各项工作都在紧张有序的进行,我们除了在讨 论时的头脑风暴,思维与思维的火花碰撞,更多的 是像现在这样,五个人围坐在一起静静的做着自己 的任务,这种奋斗的感觉真好,尤其是在年轻时碰 到一群有着共同目标的人一起奋斗更好, 岁月静好, 我们几人,在路上,努力找寻着自己的梦想. 上个月我们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加工和准备中期 汇报的答辩材料. 我们买回来45钢和法兰盘去加工, 由于加工的地方距离学校比较远, 45钢密度又较大, 看着不大的一块圆柱形钢却非常的重,我们五个人 轮流搬着将这些原材料搬到加工中心时早已气喘吁 吁,但当师傅和我们一起加工我们需要的这个变幅 杆时,我们已忘记了辛苦,又投身到加工的乐趣当 中, 直到全部完成才累的要趴下了, 但几句调侃 嘿, 我们也是当代模范大学生啊, 上得了课, 搬得了砖, 哈哈 所有的一切便又烟消云散了. 在准备中期汇报时, 我组成员又各显身手 做视 频,做ppt,写答辩稿,一切工作有条不紊,不知有 多少个夜晚,我们奋战在电脑前,就为了这次汇报 的顺利进行,终于时间走到了4月28号,我们在思的 时候贤楼一教室进行答辩, 我们很早就到达了现场, 经过短暂的等待,轮到我组代表张磊上台答辩,我 们虽然紧张但却也自信,看着他一字不落的讲着我 们的工作进程, 悬着的心也慢慢放下, 答辩结束, 我 们的作品获得了老师们的好评,并得到精彩的点评 与建议. 照片4 ANSYS15.0对变幅杆做动力学分析 革命尚未成功,我们距离优秀一直在路上,这 一路我们学习成长,获得了不少实践经验,更学会 了永不放弃,坚定的去做每一件事情,就算遇到再 大的困难,我们还在,未来也在. 中期审核感想 王磊(指导老师:王社斌) 金材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