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lonven 2014-07-10

命题 作文'

, 然后赶时间拍出来, 编剧怎么能拿出好剧 本? 浙江影视公司多了, 编剧长年处于命题作文和 接活儿的状态, 其中几乎没有自己想写的本子.久 而久之, 成熟编剧的水平会被拉低, 而新人编剧则 乐不思蜀.谈到理想, 没有几个编剧心里不难受. 无奈, 现实如此. 急功近利, 原创乏力.全国都是这个样子.想 出几个名编剧, 确实很难. 海飞一直认为编剧是多年积累的过程, 但也不 能快速消耗掉, 一个编剧需要实战三年才有可能 成熟, 一个名编剧需要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功力和 积累.资本可以随时介入, 编剧并不是随时可以冒 出来的. 一位圈子里的人认为, 和某些地方比起来, 浙 江的编剧不够抱团, 八个字形容: 各自为战, 埋头 苦干. 这种说法显然让身为杭州西湖青年编剧联 盟副会长的骆烨很不爽. 两年前, 杭州文联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成立西 湖青年编剧联盟, 初衷有两个, 一是保护编剧权益 不受侵犯, 请专门的律师维权;

二是希望创造一个 环境, 让更多刚入门的编剧抱团成长.第一期30多 名编剧加入, 第二期人数达到50 多个, 来自全国各 地. 编剧实际上很孤立, 给他们创造一些交流学习 的机会也很重要. 骆烨对活动很热心.下一周, 由 骆烨影视公司等10 家单位和中国 (浙江) 影视产业 国际合作实验区海宁基地管委会发起的中国 (海宁) 网络影视编剧联盟将成立, 并举办第一期中青 年编剧高级研修班. 不过海飞认为类似的培训和交流作用可能不 大, 编剧是培训不出来的, 最重要的还是实战.好 比教人做木工活, 讲了十年怎么刨, 没实际操作, 十 年后还是不会. 海飞说, 他刚开始当编剧的时候, 老板很好, 亲自抓剧本, 每天用大把的时间一起讨 论剧本, 在小黑板上演练, 让他受益良多.即便是 现在, 海飞也专门请了一个责任编剧, 这个编辑的 作用就是评判海飞的作品, 好就好, 不好就是不 好, 从不留情.这对我的帮助非常大, 毕竟, 一个人 的脑子是有限的. 除了编剧个人的努力, 多数年轻编辑觉得, 在 培训培养优秀本土编剧上, 相关部门应该推出更多 更有效的扶持举措, 对杭州编剧集群力量的形成肯 定会有助推作用. 文化积淀这么深厚, 影视公司、 基地这么多, 政府很重视, 大家也很努力.只要守住底线, 坚持 原创, 浙派的编剧一定会集群式崛起. 骆烨说. |镜像| |路径| |探寻| 资本大举入侵下的 浙派编剧新生态 在杭州做编剧, 看上去很多条件得天独厚.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

10 月的数据, 浙江已有影视制作机构近 1400家, 影视行业上市公司29家, 2015年已创作生产影片近60部, 城市电影票房 30多亿, 占全国票房总量的十分之一.而在横店, 每年出产数千集电视剧, 横店制 作 占全国1/3. 自然, 省会城市杭州的影视剧编剧近水楼台先得月――机会, 总是先给靠得 最近的人. 杭州有多少影视剧编剧?没有人统计过.但经常有周围的文人墨客投身到 编剧行业的消息, 这个行业的急速发展给........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