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xwl西瓜xym 2014-05-19
知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院长于丹:童庆炳老师上的课历 历在目,对于真善美,老师有信仰,愿意用生命去捍卫.

他的声音清晰而沉静,一个有信念的 人才会这样毫不含糊地说出真话. 童庆炳老师不畏上不攀附,一介书生,铮铮铁骨,受过老 师恩泽的弟子们,当不负先生,传承良知,童庆炳老师千古! 北师大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张清华:童庆炳是国际写作学术委员会的主任,他对中心 的成立以及运作还有各项活动的开展都很关心,也做过许多具体的指导.

2007 年到

2008 年, 童庆炳老师的胃部分做了切除,最近三四年出现过两次心梗,身体比较虚弱,平时看他的气色 也不太好. 童庆炳老师的辞世,对国际写作中心来说是一个莫大的损失. 童庆炳老师长年从事文艺理论、古代文论的研 究工作,在新时期以来中国文艺理论发展的各个阶 段都起到了带头引领作用. 在童庆炳老师的带领 下,北师大的文艺学一直走在学界前列,被誉为国 内文艺学的 黄埔军校 ,全国许多高校的文艺理论 带头人都是从这里走出去的. 目前, 全国有

500 多 所高校都在使用童庆炳老师主编的 《文学理论教 程》. 每年都加印许多,影响很大,是公认的最好的 文艺理论教材. 作为北京师范大学的资深教授,童庆炳老师一 直没有退休,而且始终活跃在教学、科研的第一线. 今年他还有自己的研究计划, 有几部著作准备出 版,包括《文化诗学导论》和《童庆炳文集》(十卷本) 等. 平时童庆炳老师还给学生作讲座,给院里的党 员讲如何做人、如何做学问. 在学术研究之外, 童庆炳老师还是一位作家, 曾经创作长篇小说 《生活之帆》(1980 年)、《淡紫色 的霞光》(1987)以及散文集《甜日子 苦日子》(2000) 等. 晚年他还有文学方面的创作计划,曾经组织朋 友、学生创作儿童文学, 想和罗琳(《哈利・波特》作者)挑战一下 . 生活中的童庆炳老师是一个充满激情和热情 的人,对美好事物非常向往. 他为人非常宽厚,奖掖 后学,学生有困难他都会去帮助. 在数十年的执教生涯中,童庆炳老师桃李满天 下. 目前,国内文艺理论界的知名学者,包 括陶东 风、王一川、罗钢、丁宁、孙津等,都曾受教于他. 除此之外,文坛最具实力的作家莫言、余华、毕 淑敏、迟子建、刘震云等,也都曾是童庆炳老师的学 生. 童庆炳老师曾建议莫言在写作硕士论文时,可 以结合自己的创作写 童年经验与文学创作 ,后来 莫言将题目改为 《超越故乡》. 答辩在

1994 年5月11 日上午举行,童庆炳老师作为硕士论文导师. 童 庆炳老师一直将莫言等人的论文收藏了许多年. 文艺理论界 教父 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主任 李春青 恩师待生如子 作家 余华主编: 吴绍芬

电话:

0 1

0 -

8 2

2 9

6 7

4 3 编辑: 冯永亮

电话:

0 1

0 -

8 2

2 9

6 7

4 0 投稿

邮箱: zgjsb jy j@ v ip .1

6 3 .co m 美编: 孙东

电话:

0 1

0 -

8 2

2 9

6 7

2 9 图片新闻投稿

邮箱: zgjsb tp @ v ip .1

6 3 .co m 2015.6.17 推进教育家办学 12版JIAOYUJIA做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

6 月14 日晚,被称为北京师范大学中 文系 系宝 之一的童庆炳教授辞世. 童庆 炳先生做了一辈子教师,生前曾送给学生

7 个词:理想、激情 、坚持、忍 耐 、真 诚 、善 良、正直. 本报今日刊发童庆炳先生旧文, 以作纪念.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