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南门路口 2014-05-03

二、单项选择题(共40 题,每题 1.5 分,共60 分) 26.【答案】D.解析:法律的调整对象和法律的调整方法是划分法律部门的两个主 要标准.一般来说,调整对象处于根本和首要地位.故本题答案为 D. 27.【答案】A.解析:法是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它 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所以法律主要体现的 是统治阶级的意志,故本题答案选 A. 28.【答案】D.解析:犯罪主观方面是指行为人对其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及其 危害后果所持的故意或者过失的心理态度.我国刑法将犯罪的主观方面划分为故意和过 失.故意又划分为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过失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与过于自信的过失. 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 心理态度;

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有意放 任,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 能发生危害社会的后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过 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后果,但轻信能够避 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本题中某司机由于过于自信而造成的交通事故这一 危害后果. 29.【答案】C.解析:犯意表示一般是以口头、书面或其他方式将真实犯罪意

图表 现于外部的行为.犯意表示没有为实行犯罪起促进作用,只是单纯流露犯意的行为,对 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没有构成现实威胁,因此不构成犯罪.故本题答案选 C. 30.【答案】D.解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 题的解释》第2条规定,挪用公款给他人使用,不知道使用人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或者 用于非法活动,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构成挪用公款罪;

明知使用人用于营利 活动或者非法活动的,应当认定为挪用人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或者非法活动.本题中 朱某不知道王某是用于营利活动,而且

2 个月就将钱归还,所以不构成挪用公款罪.故 本题答案选 D. 第5页共14页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黑龙江省考公检法司群:494567096 31.【答案】C.解析:本案中王某将仓库货物(价值

2 万元)扔到院墙外已经脱离 了失主的控制属于盗窃既遂.由于王某和刘某没有共同盗窃的意思联络因此不属于盗窃 罪共犯.刘某非法将他人财物据为己有,数额较大构成侵占罪.故本题答案为 C. 32.【答案】B.解析:《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 他人的人身、 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 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 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 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 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因此 B 选项表述正确.事后防卫就 是不法侵害结束之后即:行为人被制服、丧失侵害能力、自动中止、逃离现场等进行的 防卫 .因不具有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所以不是正当防卫其行为符合具体的犯罪构 成的按犯罪处理,所以 A 选项错误.防卫过当不是具体的独立的罪名,它只是表明防卫 行为的性质,对构成何罪没有决定性的影响,刑法也没有专门条款规定防卫过当的罪名 和具体适用的法定刑,因而不能定所谓的 防卫过当罪 .所以 C 选项错误.在防卫过 当的情况下,行为人仍然具有防卫意图........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