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Cerise银子 2014-02-26
3 和谐高原

2015 年9月12 日 星期六 责任编辑: 曾范国 本报琼结电 (记者 张黎黎 通 讯员 陈泉霖)

9 月9日, 山南雅拉 香布公司的矿泉水生产线正在满 负荷生产,意味着年产5万吨矿泉水的重点工程正式落户琼结, 将在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改 善民生、 增加就业方面发挥积极 作用.

据悉, 西藏山南雅拉香布实 业有限公司

5 万吨矿泉水生产线 是中国百强的湖北特大型国有企 业――大冶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 司控股的子公司, 是湖北省对口 投资1.32 亿元在琼结的援藏项目.该项目现已建成年产

5 万吨 矿泉水生产线, 生产瓶装、 桶装、 壶装、 袋装矿泉水.全部达产后 年产值可达 3.5 亿元, 可实现税收

5000 万元,提供就业岗位150 个. 据了解, 该生产线采用德国 克朗斯公司的吹瓶、 灌装一体生 产线, 单机产能可达

24000 瓶每 小时.矿泉水源采自海拔 6325.8 米的雅拉香布雪山――雅砻河源 头, 富含偏硅酸和锶等多种微量 元素, 有 藏地黄金、 天赐甘泉 之 美誉, 产品畅销国内

18 个省市自 治区, 深受消费者青睐.

1965 年3月1日, 中国民航实 现北京――成都――拉萨首航, 通向世界屋脊的神奇 天路 开通了.民航顺利通航西藏, 承载着藏 区同胞飞上蓝天的殷切梦想,高效、 便捷、 舒适的民航事业在雪域 高原扬帆起航, 将西藏与祖国首都 紧紧相连. 从这一天开始, 西藏民航迎着 共和国的朝阳起飞, 从无到有, 由 小到大, 由弱到强, 经历了不平凡 的发展历程.

50 年前, 中国民航探索积累、 砥砺前行成功突破 飞行禁区 , 创造了民用航空飞行史上的奇迹.这不仅是中国航空史、 甚至是世界 航空史上的里程碑,更是中国人民、 西藏人民引以为傲的大事件. 西藏民航发展50 年来,面对高空强风、 肆虐乱流创造安全飞行 一个又一个奇迹, 感动世界.我们 可以自诩: 中国人安全飞行西藏

50 年, 是中国民航对世界航空

110 年的重大贡献, 是中国步入世界民 航强国的有力佐证 .

50 年的艰苦卓绝、 英勇奋战, 西藏民航牢记历史使命, 开启了从 突破 空中禁区 向架起 空中通道 到铺就 空中坦途 的伟大实践.

50 年的漫漫长路, 满满真情, 西藏民航人紧抓发展机遇, 强化民 航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开 启了中国民航驰骋腾飞高原的新 纪元. 基础设施起步 ――扎根雪域、 艰难创业 西藏, 千山之宗、 万水之源, 平 均海拔

4000 米以上, 高寒缺氧, 昼 夜温差大, 气候状况复杂多变, 是 全世界公认飞行难度最大的空域. 西藏民航发展初期, 缺人才、 缺技 术、 缺场地. 在拉萨市贡嘎县甲竹林荒凉 山河谷建成的首个航空港,3000 平方米的旅客候机楼,3600 米长的水泥跑道, 简易的机务空管保障 设备,

16 个高原反应严重的派援干 部, 几间简陋的 干打垒 宿舍.这 是西藏民航初建之时的所有资产. 由伊尔―18 唯一机型开辟的唯一 一条且时断时续的拉萨――北京 航线, 仅通达成都、 北京两个城市, 年旅客吞吐量、 货邮吞吐量仅实现

4400 人次、14.9 吨.这是西藏民航通航初期的运输规模. 机场数量少、 基础设施简陋、 专业技术人员短缺, 制约着民航事 业的发展.西藏民航人扎根雪域、 顽强拼搏, 用辛勤的汗水甚至生命 铸就高原的辉煌之路.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