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star薰衣草 2013-12-02

9 专著《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1992 年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 (署名第

5 位) ? 发表论文(部分)

9 姚先国、周礼、来君,技术进步、技能需求与就业结构―基于制造业微观数据的 技能偏态假说检验, 《中国人口科学》 ,2005(5) ,P47-53

9 Hongbin Li, Xianguo Yao, Junsen Zhang and Li-An Zhou, Parental Childcare and Children'

s Educational Attainment:Evidence from China, Applied Economics,

5 2005, 37, 2067-2076

9 姚先国、来君,二元社会结构中的工资决定模型与人口流动-当前 民工荒 现 象分析, 《财经研究》 ,2005(8) ,P68-75

9 姚先国、谭岚,家庭收入与中国城镇已婚妇女劳动参与决策分析, 《经济研究》 , 2005(7) ,P18-27

9 姚先国、谢嗣胜,劳动力市场歧视研究:西方理论与中国问题, 《新政治经济学 评论》 (第一卷)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P180-197

9 姚先国,民营经济发展与劳资关系调整, 《浙江社会科学》 ,2005(2) ,P78-86 (人大复印资料《乡镇企业、民营经济》 ,2005(6) ,P40-47)

9 姚先国、方阳春,企业薪酬体系的效果研究综述, 《浙江大学学报》 ,2005(2) , P74-81(人大复印资料《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2005(6) ,P70-74)

9 姚先国、翁杰,企业对员工的人力资本投资研究, 《中国工业经济》 ,2005(2) , P87-95

9 姚先国、黎煦,劳动力市场分割:一个文献综述, 《渤海大学学报》 ,2005(1) , P78-83(人大复印资料《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 ,2005(3) ,P47-52)

9 姚先国、 盛乐,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ces in Economic Efficiency of Human Capital Property Rights Between State, Township, and Village Enterprises,《The Chinese Economy》 ,March-April,2004/VOL.37,NO.2,P56-75,M.E.Sharpe Inc. NY

9 谢嗣胜、姚先国,劳动力市场中统计性歧视的模型分析,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 究》 ,2004(9)

9 姚先国,张海峰,中国教育回报率估计及其城乡差异分析DD以浙江、广东、湖南、安徽等省的调查数据为基础, 《财经论丛》 ,2004(6) ,P1-7 (《中国社 会科学文摘》 ,2005(1) ,P23-24)

9 姚先国、 赖普清, 中国劳资关系的城乡户籍差异, 《经济研究》 ,

2004 (7) , P82-90

9 姚先国、郭东杰,世界转型经济绩效差异的比较制度分析, 《世界经济与政治》 , 2004(5) ,P59-64

9 姚先国、 郭东杰, 改制企业劳动关系的实证分析, 《管理世界》 ,

2004 (5) , P97-107

9 姚先国, 企业本位论 反思, 《中国工业经济》 ,2004(4) ,P76-81

6 9 郭竞成、 姚先国, 市场结构还是治理结构?DD两种银行改革思路之检讨和中国 实证, 《国际金融研究》 ,2004(2) ( 《新华文摘》 ,2004(8) ,P35-37)

9 姚先国、郭东杰,论劳动制度与政策对转型国家宏观经济的影响, 《经济学家》 , 2004(2) ,P75-81

9 陈建军、 姚先国, 上海建设国际经济中心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经济关系研究, 《管理世界》2003(5) ,P44-51

9 姚先国、盛乐,关于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的理论思考, 《经济学动态》2003(2) , P36-38

9 姚先国、 郭竞成, 转型中的中国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 一个值得警惕的问题, 《中 国经济问题》 ,2003(2) ,P11-19( 《新华文摘》 ,2003(8) ,P42-44)

9 姚先国、 朱海就, 企业的契约理论与能力理论比较, 《学术月刊》 ,

2003 (2) , P49-55.

9 姚先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中国经济》 ,2003(2) , P16-19

9 姚先国,关于人力资本的几个基本问题,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3(1) ,P19-21, ( 《北京大学学报》 (哲社版)P158 转载)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