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GXB156399820 2013-09-06

十三五'

白裤瑶建档立卡贫困人 口有2.3万多人, 占全县贫困人口近一半. 南 丹县委常委、 副县长梁彩艳说, 新一轮脱贫攻 坚战打响, 全县通过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 和产业扶贫等, 现在绝大部分白裤瑶贫困群 众已脱贫. 挪穷窝 搬出大山 作为瑶族的一个支系, 白裤瑶因男子穿 着及膝的白裤而得名, 是由原始社会形态直 接跨入现代社会形态的族群.白裤瑶总人口 近5万人, 其中4.2万人聚居南丹县.因民族 文化保存完整, 白裤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称为 人类文明的活化石 . 新中国成立后, 白裤瑶群众生活逐渐得 到改善, 但由于居住和民俗习惯, 绝大多数群 众不愿离开 故土 , 生活在交通不便的大山 深处.改革开放后尤其近年来, 通过实施农 村危房改造、 茅草树皮房改造等, 一些白裤瑶 群众住房条件得到改善.

2017 年4月, 广西确定南丹县为全区

6 个预脱贫县之一, 并要求在

8 个月内实现整 县脱贫摘帽, 而白裤瑶脱贫是全县最难啃的 硬骨头 .要让白裤瑶彻底摆脱贫困, 搬出 大山、 挪出 穷窝 是关键一步.

2017 年6月, 南丹县启动总投资 13.7 亿 元的 千家瑶寨 ・ 万户瑶乡 项目, 规划了里湖 王尚、 八圩社区、 八圩瑶寨

3 个集中安置点,

6000 多人的施工队伍日夜奋战, 当年

12 月2471 套34 万平方米安置房全部 交钥匙 . 2018年春节前后, 白裤瑶群众陆续搬进新居. 记者在移民安置区看到, 崭新的安置房 颇具民族特色, 水泥路通到各家门口, 自来水 也用上了, 公共文化设施配套齐全. 整个项 目安置白裤瑶群众2471户、 约1.35万人. 南 丹县扶贫办副主任卢顺江说. 拔穷根 正在路上 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 真是做梦也想不 到! 安置区脱贫户谢桂群说, 去年搬迁到这 里, 她和爱人在家门口开起了小卖铺, 一年收 入1万多元, 做零工挣了

5000 元, 还有低保 补助4400元, 现在生活比过去好很多. 挪出 穷窝 的白裤瑶群众在政府引导、 组 织培训和能人带动下, 目前, 部分移民到广东 及周边省市务工, 还有不少群众留在 家门口 就业, 护林、 开小铺、 开网店、 经营农家乐…… 里湖王尚安置点贫困户何桂仁和妻子在附近 做护林工作, 一个月两人有

3000 多元收入. 帮扶联系人南丹县住建局干部韦胜溢说: 搬 出大山只是第一步, 接下来就是千方百计让移 民就业, 早日实现 '

拔穷根'

. '

千家瑶寨 ・ 万户瑶乡'

安置项目已带动 全县近60%的白裤瑶贫困人口脱贫. 卢顺江 说, 以里湖王尚安置点为例, 去年960户搬迁 户年人均纯收入7278元, 是2016年的1.8倍. 为加强脱贫的产业支撑, 南丹县在八圩 社区安置点建设了占地

2000 亩的扶贫产业 园, 目前已吸引

5 家电子、 制衣等企业落户, 可为搬迁户提供1500个就业岗位;

在八圩瑶 寨安置点将实施 微田园工程 、 创建扶贫产 业园试验区. 南丹县委书记韦永山介绍: 南丹县还利 用白裤瑶丰富独特的民俗文化资源和毗邻贵 州荔波县小七孔景区的地缘优势, 正在规划 建设白裤瑶乡旅游景区, 将吸引安置区群众 以各种要素入股分红、 参与民俗表演等, 并计 划建设100套特色民宿, 预计到2020年景区 可带动超过1万白裤瑶贫困人口实现小康. 生活会越来越好 搬下山还要 稳得住 , 就学就医等配套 设施也要跟得上.南丹县卫生健康局副局长 陆春业说, 通过实施 先诊疗后付费 、 在县乡 医院住院报销比例达 90%等政策, 现在白裤 瑶贫困户生病都实现了医院诊治. 在就学和托幼方面, 目前安置点大部分 随迁子女均分流到乡中心小学就读, 能容纳 近2000 名学生的里湖王尚安置点小学将于 今年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