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黎文定 2013-06-02

2 的增长. 北方集中供暖覆盖的建筑面积增速比城市人口增速快, 但各省之间差距明显. 根据

2017 年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的 研究成果,从2000 年到

2015 年北方采暖地区的人均建筑面积(包括公共和商业空间)翻了将近一番,约为人均

41 平方米;

同时,每户城市家庭平均人数从大约 3.1 降低到不到 2.8.北方采暖地区的集中供暖建筑面积的增长速度达到城市人口增长速 度的两倍.在一些北方采暖地区城市,集中供暖覆盖的建筑面积增长更快,但各省之间差距明显. 城市居民购买力不断增强,增加了人们对热舒适的需求.人们的收入不断增长,激发了人们对更高生活水平的追求,使 人们对热舒适的需求越来越高,即提高冬季室内温度、降低夏季室内温度.小城市日益繁荣,特别是在较为寒冷的北方和西 部地区,这将刺激建筑供暖服务需求的进一步增加.同时,中国各地的制冷需求也会增加.据IEA 测算,2010 年以来制冷需 求年增速达到 9%.报告预计到

2050 年,建筑室内制冷能源需求会达到现在的

3 倍,尤其是在中国南方和夏热冬冷地区. 城镇化将促进建筑面积和集中能源供应需求继续增长.未来十年,城镇化将会继续增加对集中能源供应的需求.中国建 筑物的建筑面积在未来

15 年可达到

720 亿平方米以上,2015 年到

2030 年期间,北方采暖地区建筑面积会增加高达 55%, 达到

200 亿平方米.随着城镇化的持续发展,报告预计到

2050 年,中国的建筑面积还会再增加 40%,总面积将超过

800 亿 平方米(目前总建筑面积为

573 亿平方米) . 表1:中国建筑面积活动数据和

2030 年展望(十亿平方米)

2015 2030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IEA 总计 57.3 72.0 74.1 城市 33.5 54.1 55.4 北方采暖地区 13.2 20.0 - 农村 23.8 17.9 18.7 资料来源: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2016;

IEA,2017a;

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新建建筑快速发展、供暖改革和热量表市场不断扩大,为集中供暖系统转型提供机遇.尽管北方采暖地区很多老旧建筑 物建筑围护结构能效差,尤其是

2000 年以前建造的建筑,但能效更高的新建建筑发展速度很快,特别是自

21 世纪

10 年代 中期以来,北方采暖地区建筑总体热效率得到了改善.21 世纪

10 年代引入的供暖改革和热量表市场的不断扩大也降低了北 方采暖地区建筑物的热力需求强度.供暖改革包括建筑改造方案,2011 年到

2014 年期间对中国北方超过 7.1 亿平方米的建 筑进行了现代化改造.到2015 年底时,中国北方已经安装了将近

3200 万台热量表.这一进步为中国北方采暖地区管网进一 步提高供暖效率,向更加优化、更加先进的集中供暖系统转型提供了重要机遇. ? 综合考虑能源规划与城市、区域规划,可以促进集中能源供应的发展 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及信息披露 http://www.cindasc.com

3 尽管中国城市新建建筑的能效大幅提高, 但北方采暖地区供暖强度的改善依然跟不上年均建筑面积增长, 报告预计到

2030 年前,年均建筑面积增长为 3%.在国际能源署参考技术情景中,到2030 年时,集中供暖需求会增加约 10%.要实现节能和 地方空气污染治理的目标,将会给北方采暖地区集中供暖管网带来更大负担.为了稳定甚至减少建筑物集中供暧最终能源需 求总........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