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没心没肺DR 2013-04-22
序言一21 世纪全面实施的普通高中新课程,规模恢宏,体制严谨,但它并不是一个封闭的体 系,它有足够的空间与自信去容纳、整合各种资源,促使自身不断完善、提升.

我们已经 看到,新课程纲要在编制过程中,预留了一个校本教材的 端口 ,鼓励各地具有雄厚的 办学实力的学校,在保证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基本质量的情况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多样性 发展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和学校教师的学术研究成果,开发出确有 实效的、可供学生选择的、个性鲜明的课程. 新课程留下的这个 端口 ,苏州中学应是可以充分利用的.苏州中学前身是北宋名 臣范仲淹苦心孤诣创办的苏州府学,风标既立,群贤来归,一时人才之盛, 甲于东南 . 到了清初,江苏巡抚张伯行在原府学内创办紫阳书院,从康熙朝到光绪年间,来书院主持 事务的,都是学界名流巨擘,如沈德潜、钱大昕、翁心存、俞樾等.此后,校名、校制屡 有变更,然而名流掌校、名师执教,既讲求教学艺术又注重学术著述、既强调 格物致知 又留意人格塑造的留风余韵犹在.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此任教习、 总教习时, 一面精心施教, 一面探究教育的真精神、真方法、真学问,他未至而立之年,已有第一部文集问世,在学 界、教育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为国学大师的钱穆,在苏州中学任教期间也是一手执掌 教鞭,一手挥写雄文.想当初,这些布衣名士,足履道山,拾级而上,弥望皆是葱翠,口 吐皆为锦绣,他们言传身教,孜孜不倦,对于苏州中学的 中兴 ,功莫大焉.大师们的 实践昭示后来:在这片沃土,教师倾尽心血培育栋梁之材的同时,大可另辟一径,口诵手 记,研习学问,成就自己作为良师的提升过程;

教师以深入研讨来优化教学,教学又不断 给学术研究提供带有原创性的问题与开创新思维的契机,教育教学与学术研讨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这,渐渐就成了苏州中学办学特色和个性追求.识者不难推论,具有这样的文 化渊源、教育理想和施教风格的苏州中学,对普通高中新课程、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当是 欣然认同的. 二 苏州中学校本教材的编纂,酝酿于

1999 年.从那以后,周密规划,谨慎选题;

千年 校史的摭拾钩沉,乡土素材的搜求梳理,原创教材的布局谋篇……依次全面铺开,迄今已 历十载.纵观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其特色可概括为四点,即弥补性、地方性、灵活性和 实用性. 1.弥补性 国家设置课程是以全国各个学校和全体学生的发展需要作为整体规划的出发点的,这 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地方特色课程的闲置与资源的浪费.开设校本课程,恰可避免这一窘 况.不惟如此,学校鼓励教师开发课程、编纂教材,还能有效调动教师深入开展教科研的 积极性, 而以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为导向、 以人的整体发展为着眼点的校本课程的开发, 更可以促使教师由教学流水线上的 熟练工 变为 教有实效,学有底蕴,人堪敬慕 的 良师、名师,乃至大师.相信读者在一览苏州中学校本教材的诸编之后,对编撰者在选题、 选材、撰稿、试验、修订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热忱、精明、才具与谨严态度,都会留下鲜明 印象. 2.地方性 校本教程提供给学生的知识内容是可以与当地人文p历史和地理情况紧密相关的.学 习这些知识,有助于学生对当地社会的了解.这将有助于他们了解地方,服务地方,奉献 地方.苏州自范仲淹创办府学起,即已凭 吴学 之盛,享誉江南.明清之际,吴地百业 繁盛,促成地方文学、戏曲、音乐、书画、刺绣、缂丝的勃兴.当代苏州,更以高新技术 的花妍果丰,制造业的根繁叶茂,教育文化事业的清芬馥香,成为中国最具活力与发展潜 力的城市.丰厚的文化底蕴,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当具多方面的启迪性与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教材资源.苏州中学的诸科教师,慧眼独具,敏锐地看到了这一施展才学的巨 大空间,作出了可贵的尝试,为后来者开了一个好头. 3.灵活性 灵活性首先体现在挖掘内容方面,确定研究课题时,有的教师选择了与自然、文化、 乡土、传统或者民间传说作为授课内容,有的选择让学生了解本学校的发展历史;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