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lqwzrs 2013-03-05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吉林教师考试群:191431359

1 吉林教师网微信号:jljsksw

2017 年吉林省特岗教师招聘笔试重要分析 (物理学科)

一、历年考试重点分析 1.

试卷结构: (1)试卷分值

120 分,学科占

80 分. (2)主要题型:判断题、选择题、简答题、计算题、案例分析题、教学设计题. (3)内容考查:学科专业知识及课程与教学论. 2.考点分析 学科知识部分:初中、高中、大学物理科学知识(大学物理以基础考点为主,一般以判断题形式出题, 所占分值极少)均有涉及,主要考查部分仍为初、高中学科知识,且考查的范围较为全面,难点是高中知 识,覆盖面较广. 课程与教学论部分:主要考查初高中课程标准中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

教学 论主要考查教学评价及教学设计内容. 考题展示 1:水沸腾时冒出的 白气 是水蒸气.( ) 【答案】*. 解析:当水沸腾时产生大量水蒸气,冒出的大量 白气 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水蒸气是 看不见的. 【考点】初中物理-液化及液化的现象 考题展示 2:如图所示,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与滑块 B 相连,B 静止在水平直导轨上,弹簧处 在原长状态.另一质量与 B 相同滑块 A,从导轨上的 P 点以某一初速度向 B 滑行,当A滑过距离 l1 时,与B相碰,碰撞时间极短,碰后 A、B 紧贴在一起运动,但互不粘连.已知最后 A 恰好返回出发点 P 并停止, 滑块 A 和B与导轨的滑动摩擦因数都为,运动过程中弹簧最大形变量为 l2,重力加速度为 g,求A从P出发的初速度 v0. 【答案】 解析:令A、B 质量皆为 m,A 刚接触 B 时速度为 v1(碰前).A 克服阻力做功为 A、B 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令碰后 A、B 共同运动的速度为 v2,有 碰后 A、B 先一起向左运动,接着 A、B 一起被弹回,在弹簧恢复到原长时,设A、B 的共同速度为 v3,在这一过程中,弹簧势能始末状态都为零,只有克服摩擦力做功: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吉林教师考试群:191431359

2 吉林教师网微信号:jljsksw 此后 A、B 开始分离,A 单独向右滑到 P 点停下,由功能关系有 由以上各式,解得 【考点】高中物理-动量守恒、功能关系

二、重要考点 考点・声现象 1.判断产生声音和听到声音的方法 人听到声音必须满足的三个条件:振动发声;

有介质传播声音;

声波能够引起人耳鼓膜振动. 2.区别声音的三个特性的方法 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的频率决定,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举例:声音尖细) 响度:指声音的强弱,与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举例:震耳欲聋) 音色:指声音的品质,由发生物体材料、结构、振动方式决定,用于区分发生体 3.区分声传递的是信息还是能量的方法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未引起其他物体发生变化(举例:声呐、B 超) 声音可以传递能量:能够引起其他物体变化(举例:超声波、次声波) 考点・物态变化 1.物态变化常考题型如下: (1)物态变化的基本定义及发生条件,如汽化(蒸发、沸腾)两种形式区别;

(2)日常生活中常见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如用久了的灯泡的灯丝(钨)会变细(升华),灯泡内壁会 变黑(凝华)等;

2.基本的分析方法: (1)确定研究对象及在变化之前的状态. (2)比较在变化过程中研究对象与周围物质的变化情况(温度的变化、气流的变化等). (3)确定研究对象的最终状态,并由吸放热情况分析物态变化的过程. 物质的三态联系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吉林教师考试群:191431359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